一、中药调剂的起源

    在古籍记载中,中药调剂的名称为“合药分剂”“合和”“合剂”。其起源可追溯到传说的三皇五帝时期。《帝王世纪》记载:“(黄)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主医药,经方、本草、素问之书咸出焉。”调剂是根据处方配置药物,既有“经方......查看详细>>

标签:中药调剂学

二、中药调剂理论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成书,书中总结了有关处方、配伍的理论。《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非上下三品之谓也。”又说:“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查看详细>>

标签:中药调剂学

三、中药调剂技术操作的形成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共收载医方283个,有治癃病方、治牡痔熏蒸方等。如“睢(疽)病,冶白莶(蔹)、黄蓍(耆)、芍乐(药)、桂、姜、椒、朱(茱)臾(萸),凡七物……并以三指大最(撮)一入怀酒中,日五六饮之”。《五十二病......查看详细>>

标签:中药调剂学

四、中药调剂法律规范的制定

    中药调剂成熟的最主要标志是《新修本草》的撰写和《唐律》关于调剂的规定。《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药典性本草,也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不仅对唐以前的中药调剂知识进行了汇总,而且在全国范围内规......查看详细>>

标签:中药调剂学

五、现代中药调剂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医药事业快速发展,对中药调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化、电子化的社会迫切地要求中药调剂实现规范化。所以,借鉴历代中药调剂的管理办法,国家和各省市颁布了一系列的药品管理规范。如每五年都重新修订1次的......查看详细>>

标签:中药调剂学

(一)加强中药调剂技术研究,有利于传承中医技艺

    中药调剂学自古以来备受重视,历史上“医药一体”“前医馆后作坊”的发展模式强调中药调剂与中医处方同等重要。目前,在中医临床过程中错开、错配中药及用法不当等问题时有发生,中药临床应用不规范已成为严重影响中医临床......查看详细>>

标签:中药调剂学

(二)构建中药调剂技术体系,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中药师在中医整个临床用药过程中,是药品的提供者和合理用药的监督者。因此,中药饮片调剂人员需要正确调配、认真审核、科学煎煮、严格给付,保障中药的“质、工、剂、效”,才能确保临床调剂的工作质量。1.临床调剂首重中药......查看详细>>

标签:中药调剂学

(三)发展中药调剂技术体系,有利于建立行业规范

    2009年8月18日,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现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9部委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中药饮片首次列......查看详细>>

标签:中药调剂学

二、优化中药调剂技术体系建设

    开展中药调剂研究既是保障临床合理用药的要求,也是推动中医药行业建设的重要任务。对影响中药调剂质量的重要环节,包括中药性状辨识技术、中药临床炮制技术、中药处方审核技术、中药处方应付技术、中药发药交代技术、中药......查看详细>>

标签:中药调剂学

第三章 常用的中药传统术语

    中药老药工在药物辨识及炮制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传统的中药术语,既形象又准确。为了继承老药工的传统经验,今将其常用术语收录如下。子眼:①指动物角类药材锯口处呈现的蜂窝状小孔;②指麝香仁呈现的颗粒状;③指植物......查看详细>>

标签:中药调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