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中药药对 > 列表
中药药对 共有 698 个词条内容

(八) 气血配对

    一种气分药物与另一种血分药物的配对,由于气血密切相关,易致气血同病,且病证错综复杂,因而这种配对的内容较为广泛。例如气血俱虚宜补气补血,常用药对如黄芪—当归;气滞血瘀宜理气活血,常用药对如当归—香附;气虚血瘀宜益气...[继续阅读]

中药药对

(九) 除湿配对

    由二种祛湿利水功效的药物组成的药对。例如藿香—佩兰,芳香化湿用于暑湿困阻之证;泽泻—猪苓,利水渗湿用于水湿停蓄证;羌活—独活,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证。此外,祛湿药还可以与补气、温阳类药物配对,例如黄芪—防已合用,益气...[继续阅读]

中药药对

(十) 润燥配对

    一种香燥药物与另一种阴润药物配对。例如麦冬—半夏合用,养阴润燥,降逆化痰;元参—苍术配对,清热败毒,祛风胜湿;生地—羌活伍用,甘寒养阴,辛温疏散。这类药对多适用于阴液受损而兼有痰湿外邪等复杂病证。...[继续阅读]

中药药对

(一) 阴阳配对

    具有发表、通阳、行气、活血等功效的属阳性药物与具有收敛、止呕、纯补无散等功效的属阴性药物配对。这种药对配伍,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相互制约,起着调畅气血营卫的作用。例如黄连—肉桂合用,肉桂温肾补相火,主升属阳,黄连...[继续阅读]

中药药对

(二) 刚柔配对

    一种秉性刚烈的药物与另一种秉性柔润的药物配对,具有刚柔相济,相互调节的作用。例如附子—熟地,辛燥助阳与滋阴润燥同用,具有温阳而不伤阴之功。熟地—砂仁,前药滋补肝肾,后药芳香理气,二者合用则补而不滞。...[继续阅读]

中药药对

(三) 引经配对

    指一种药物与另一种具有引其他药入某一经的药物配对。此种配对方式,引经药可以引导这种药物直达病所,从而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例如柴胡可以引黄芩入少阳经以和解少阳。...[继续阅读]

中药药对

一、协同增效作用

    两种药物,性味、功能相似,或略有不同,同用之后,产生直接增强某一功效的作用。属于这种作用的药对,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尤其表现为相须、相使配对的药对中。如大黄配芒硝以增强攻里泻下之力。现代药理也证明,大黄含蒽醌甙,其...[继续阅读]

中药药对

二、相辅助效作用

    通常为两种药物在某一功能上有相同点或两种药物间具有内在联系性。配成药对之后,互相辅佐,相得益彰,起着间接促进、资助某一功能发挥的作用。这类作用亦可体现在相须、相使配对的药对中。如荆芥—防风配对,具有辛温解表之...[继续阅读]

中药药对

三、相互兼治作用

    两种药物性味、功能不同,但也不相反,同用之后各走一路,发挥不同的作用,互相配合,适用于病情复杂,部位广泛的疾病。尤其是一些寒热、气血、补泻、润燥等相互配对的药物,大多在性味、归经、功效上有一定的差异,两药配对以后...[继续阅读]

中药药对

四、双向调节作用

    另有一些由寒热、升降、气血、动静、敛散及补泻等方式配伍组成的药对,虽然两种药物在性能,功用或治法特点上的性质不同,但是常常针对某一病证起着不同程度的双向调节作用。如黄连—肉桂,黄连苦寒清心火,主降;肉桂辛热温肾...[继续阅读]

中药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