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中医药学概论 > 列表
中医药学概论 共有 149 个词条内容

一、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有目的地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的变化来诊察了解疾病的一种方法。(一)望神望神是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疾病轻重和预后的方法。神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指人...[继续阅读]

中医药学概论

二、闻诊

    闻诊包括闻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闻声音是听别人的语言、呼吸等声音的变化;嗅气味是用嗅觉诊察病人的分泌物及排泄物的异常变化,以鉴别疾病。(一)听声音主要是听病人言语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及咳嗽、呕吐...[继续阅读]

中医药学概论

三、问诊

    问诊是四诊的重要环节,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的询问,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问诊时应抓住主诉,通俗易懂,重点询问,恰当准确,简要而无遗漏。问诊...[继续阅读]

中医药学概论

四、切诊

    切诊是用手在体表一定部位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包括脉诊和按诊。(一)脉诊脉诊又称切脉,是用手切按病人有关动脉,根据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1.诊脉的部位目前临床常用“寸口诊法”...[继续阅读]

中医药学概论

一、八纲辨证

    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是中医辨证的纲领。其中,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可概括表、热、实证属阳,里、寒、虚证属阴。(一)表里辨证表里是辨别病位深浅和病情轻重的纲领。一般病在皮毛、肌腠、经络者属表,病在...[继续阅读]

中医药学概论

二、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以脏腑为纲,对疾病进行辨证的一种方法,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对疾病证候进行分析归纳,概括判断病变的部位、性质以及正邪的盛衰状况。脏腑辨证主要运用于内、外、妇、儿等科的内伤杂病的辨证。(一)心...[继续阅读]

中医药学概论

思考与练习

    1.简述神的含义,面部五种病色及其主病。2.简述舌诊的内容和临床意义。3.问诊包括哪些内容?4.简述脉诊的部位、方法和正常脉象;简述常见病脉和主病。5.何为辨证?辨证的内容包括哪些?6.简述八纲辨证的内容。7.心病、肺病、肝病、...[继续阅读]

中医药学概论

一、养生

    养生,又名摄生、道生、保生等,即保养生命,是根据生命变化的规律,采取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长生命等措施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养生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四方面。1.顺应自然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人体的生理活动与...[继续阅读]

中医药学概论

二、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是指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一)调养身体,扶助正气1.调畅情志。2.锻炼健身。3.饮食有节。4.起居有常。5.药物、推拿、针灸调养。(二)采取措施,避其邪气1.慎避邪气未病先防,除养生以增...[继续阅读]

中医药学概论

三、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指的是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一)早期诊治早期诊治的时机在于要掌握好不同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及其传变的规律,病初即能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继续阅读]

中医药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