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结核病治疗学 > 列表
结核病治疗学 共有 262 个词条内容

二、肺换气

    气体分子不停地进行无定向的运动,当不同区域存在分压差时,气体分子将从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净转移,这一过程称为气体的扩散。肺换气和组织换气就是以扩散方式进行的。混合静脉血流经肺毛细血管时,血液PO2为40mmHg,比肺泡气的...[继续阅读]

结核病治疗学

一、感染“痨虫”

    痨虫感染是引起本病的主要病因,而传染途径是经口鼻到肺脏,本病具有传染性。易感者与患者直接接触,如共同生活、问病、看护,或与患者朝夕相处,导致“痨虫”侵入人体,是肺痨发病的先决因素。华佗的《中藏经·传尸》云:“传尸...[继续阅读]

结核病治疗学

二、正气亏虚

    传统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也是最基本物质,是人体各个脏腑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都处在不断适应的过程中,维持相对的动态平衡,所以机体能够防御外邪的入侵。《内经》云:“正气存...[继续阅读]

结核病治疗学

一、病位

    本病病位在肺。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主气、司呼吸,吐故纳新,五脏之中,唯肺与外界相通,最易感邪。当正气不足时,卫外不固,“痨虫”极易通过口鼻吸入肺系,导致肺系受损,不能宣肃,发生肺痨。《证治汇补》曰:“虽分五脏见症,然皆...[继续阅读]

结核病治疗学

二、基本病机

    感染“痨虫”和正气亏虚互为因果,共同导致了肺痨的发生,“正虚致邪”是肺痨发生的基本病机。正气亏虚为发病的根本,《内经》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继续阅读]

结核病治疗学

三、各种证的病机

    (一)肺阴亏虚肺痨的病理本质以阴虚为主,《医门法律》曰“阴虚者,十常八九;阳虚者,十之一二。”《小学》云:“痨瘵阴虚。”《红炉点雪》曰:“凡痰火之证,始于阴虚,法当滋补。”《医林绳墨》云:“阴常不足,阳常有余,任意所为...[继续阅读]

结核病治疗学

一、辨病性

    结核病的病理性质以本虚为主,亦可见标实。而肺痨证候繁多,总论病机,肺阴亏虚贯穿始终,《医门法律》云:“阴虚者,十之八九。”《丹溪心法》云:“痨瘵主乎阴虚。”故本虚为阴虚津亏,久则损及脾肾两脏,表现为阴虚火旺或气阴两...[继续阅读]

结核病治疗学

二、辨病位

    结核病的主脏在肺,在病变过程中“其邪辗转,乘于五脏”。故应辨别病位是尚限于肺脏,或已经“辗转”于其他脏,尤其是重点关注肺与脾、肾的关系。子盗母气则脾气受损,而见倦怠乏力、纳呆便溏。肺虚肾失滋生之源,肾虚火灼金,上...[继续阅读]

结核病治疗学

三、辨主症

    肺痨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为四大主症,故应辨别主症间的主次轻重及其病理特点,结合其他兼证辨其证候所属,以便在治本的基础上为对症处理提供依据。肺痨患者属内伤多虚,抵抗力低下,除其本身的症状外还可经常合并其他感染...[继续阅读]

结核病治疗学

四、辨病机属性

    本病的辨证,须按照病机属性,结合脏腑病机进行,故宜区别阴虚、阴虚火旺、气虚的不同,掌握肺与脾肾的关系。临床一般以肺阴亏虚为主为先,如进一步演变发展,则表现为阴虚火旺,或气阴耗伤,甚或阴阳两虚。病变主脏在肺,以阴虚为...[继续阅读]

结核病治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