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源是构成病原体自然停留及繁殖场所的客体,病原体在那里进行自然的蓄积和繁殖,而且可借各种途径向周围健康者进行传染。病原微生物由于在一定历史时期发展的结果,获得了寄生于人类和动物的机体的性质。很明显,人或动物...[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传染源是构成病原体自然停留及繁殖场所的客体,病原体在那里进行自然的蓄积和繁殖,而且可借各种途径向周围健康者进行传染。病原微生物由于在一定历史时期发展的结果,获得了寄生于人类和动物的机体的性质。很明显,人或动物...[继续阅读]
一、鼠疫的自然疫源性自然疫源性学说是19世纪30年代末由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巴甫洛夫斯基创立的。传染病的自然疫源性学说,是医学、生物学、自然地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的综合,对一些传染病的深入研究和控制具有理论指...[继续阅读]
一、动物分类学的目的和原理动物分类是一门古老的科学,是识别动物种类、研究动物系统的科学。众所周知,地球上生存的动物,已知种数估计约有150万多种,如果包括亚种在内,已订名的动物种类,可能已超过200万种。这样多的动物,如...[继续阅读]
一、啮齿动物分类学的概念啮齿动物分类学是动物分类学(taxonomiczoology)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动物分类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啮齿动物分类、鉴别和建立其进化演变系统的科学。其目的是根据物种的形态和生理特征,判定其相互的差异...[继续阅读]
啮齿动物是哺乳纲中种属中个体数量最多,且是人们平时较易见到的类群。其多数种属形体较小,并多以穴居为主。通常啮齿动物的绝大多数种属,中文名称也都以鼠或鼢、鼷、鼯等表示,但具有“鼠”或名字具“鼠”偏旁的动物,并不一...[继续阅读]
研究啮齿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研究啮齿动物群体生态学的含义相似,都是生态学的范畴,这里只是一个简单的介绍。一、对环境的适应啮齿动物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而生物量最大的哺乳类,几乎地球上的任何角落都可见到啮齿类的踪迹。...[继续阅读]
影响鼠类生活的环境因素很多,主要有气候,如温度、水分、光照等、此外,还有土壤、地形、植物与动物、人类活动等。一、气候条件(一)温度温度对鼠类的影响很大,是一种经常作用的生态因子。鼠类虽是恒温动物,但它们对外界温度...[继续阅读]
研究动物的分布和区系组成,以及区系形成的历史,是动物地理学的主要内容。地球被世界海洋分割成许多不连续的陆地,动物在长久的地质变化年代中,分别在被隔离的大陆上各自发展演变、进化着,不同的自然环境,对动物来说就是特...[继续阅读]
动物地理区划是动物地理学研究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动物的分布规律,探讨区系发生和演替历史,以及生态地理分布的区域分异特征的重要手段之一。啮齿动物区划还为人们与害鼠作斗争,制定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对农牧业生产和...[继续阅读]
一、自然概况甘肃省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部分地区的汇合带。地质构造属鄂尔多斯地质,阿拉善—北山地质,祁连褶皱系和秦岭褶皱系。省境东部以山地为主;中部为...[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