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定为了保持细胞结构和化学成分不变,根据需要染色的细胞成分不同,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和固定液,使细胞内的蛋白质、酶类、糖类等变成不溶物质。包括物理法(干燥和火焰固定)和化学法(蒸气固定和液体固定)。血膜在染色、...[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一)固定为了保持细胞结构和化学成分不变,根据需要染色的细胞成分不同,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和固定液,使细胞内的蛋白质、酶类、糖类等变成不溶物质。包括物理法(干燥和火焰固定)和化学法(蒸气固定和液体固定)。血膜在染色、...[继续阅读]
【原理】 粒细胞及部分单核细胞浆内的颗粒中含有过氧化物酶(POX),此酶能分解过氧化氢,释放出初生态氧,使联苯胺氧化成氧化联苯胺,后者与亚硝基铁氰化钠在细胞内结合形成蓝色颗粒,再进一步氧化成棕黑色化合物,定位于酶活性的...[继续阅读]
【原理】 过碘酸(periodicacid)是一种氧化剂。细胞内含有乙二醇基的糖类在过碘酸的作用下氧化产生双醛基(-CHOCHO),后者与席夫染液结合,使试剂中的无色品红变为紫红色化合物,定位于含有多糖成分的细胞浆区域。【试剂】 ①固定液...[继续阅读]
【原理】 骨髓中细胞外铁和幼红细胞内的铁颗粒与酸性亚铁氰化钾作用,发生普鲁士蓝反应,生成蓝色亚铁氰化钾沉淀,定位于含铁的部位。正常人骨髓中以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储存于网状细胞内的铁粒属于细胞外铁;而幼红细胞的细胞...[继续阅读]
【原理】 苏丹黑(sudanblack)是一种脂溶性染料,它们可溶解于细胞质内的含脂类物质的细胞浆结构中,因此可将细胞中的中性脂肪、磷脂及胆固醇等多种脂类及微细结构中的隐性脂类显示出来。这些脂类经苏丹黑染色呈棕黑色物质,定...[继续阅读]
显示NAP有钙-钴法和偶氮偶联法2种方法。因为钙-钴法操作较为烦琐且所需时间长,而偶氮偶联法的试剂盒操作方便,染色时间短,显然具有优势。故目前国内常用偶氮偶联法。(一)钙-钴染色法【原理】 成熟的中性粒细胞(指杆状核和分...[继续阅读]
【原理】 基质液中的氯醋酸萘酚被血细胞内的氯醋酸萘酚酯酶水解形成萘酚,再与重氮盐偶联形成不溶性红色沉淀,定位于细胞浆内酯酶所在部位。氯醋酸萘酚酯酶染色阳性反应几乎仅出现在粒细胞系统,较过氧化物酶染色更具特异...[继续阅读]
【试剂】(1)固定液:40%甲醛。(2)磷酸盐缓冲液(1/15mol/L,pH7.4):1/15mol/L的Na2HPO480mL,1/15mol/LKH2PO420mL。(3)1%α-醋酸奈酚酯:取α-醋酸奈酚酯20mg,溶于2mL50%的丙酮中。(4)重氮盐(坚固蓝B)100mg。(5)氟化钠80mg。(6)基质液配制:取磷酸盐缓冲液100mL,加入...[继续阅读]
在同一张涂片标本上进行血细胞的两种酯酶染色的方法称为酯酶双染色法。这类方法可在镜下同时观察两种不同的白血病细胞,因此在白血病分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酯酶双染色优于单项染色。现介绍一种实用的酯酶双染色:α-醋酸...[继续阅读]
(一)Gomori硫化铅染色法【原理】 酸性磷酸酶在酸性环境(pH5)下能将β-甘油磷酸钠水解,形成磷酸钠,进而与硝酸铅作用生成白色磷酸铅沉淀,位于酶活性处。然后磷酸铅再与硫酸铵作用,生成棕黑色的硫化铅沉淀,定位于细胞质中。【试...[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