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桥梁心脏病学 > 列表
桥梁心脏病学 共有 365 个词条内容

4.收缩性

    (1)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及其功能特点。[结构大要]如图1-27、1-28、1-29所示。主要由肌膜、管道系统、肌原纤维、线粒体组成。①肌膜:为液态脂质双层,上嵌有特殊蛋白,即离子通道及泵蛋白。肌膜及其向内折叠成的横管能传导动作电位...[继续阅读]

桥梁心脏病学

1.ECG与单相动作电位的关系

    图1-34 心室肌AP与ECG对应图图1-35 心房肌AP与ECG对应图QRS与0及I相对应;S-T段相当与2相;T小波3相对应;U波与复极后电位相应。T波、Tp波均代表复极过程,应与代表去极的QRS波、P波方向相反,为何QRS与T同向?现将体表ECG主要波朝向产生机理...[继续阅读]

桥梁心脏病学

2.ST-T的改变

    ST段与AP的2相相应,T波与3相相应。临床上ST-T改变率很高,可达50%左右。常由多种生理与病理原因引起,可分为正常变异及异常改变。异常改变中常见“非特异性改变”,其比例称可占ST-T改变的70%左右,特异性改变较少。涉及ST-T改变的资...[继续阅读]

桥梁心脏病学

1.“两次投影”概念

    体表ECG各导联中各个波形的构成可以空间向量环的“两次投影”的概念来解释。心房、心室去极快捷,共占时0.22s左右,各为0.1s左右。但其各自在去极过程中仍有很小的时间差别。心房先是右房,后是两房同时去极,最后为左房去极;心室...[继续阅读]

桥梁心脏病学

2.VG的概念与测定

    (1)VG概念。VG又可译为心室坡度。这是改变正常的心室肌复极过程的一种因素,可用一空间(VG)向量来表示。前面已经讨论过,按理心室复极方向应与去极一样,即都是从内膜向外膜,但实际上复极改为由心外膜向心内膜,至使R、T波同向。...[继续阅读]

桥梁心脏病学

1.自律性改变

    有SAN及异位(低位)节律点自律性的改变。常有起搏电流(If)的改变,致使4相自动去极化改变。...[继续阅读]

桥梁心脏病学

2.传导性改变

    包括SA传导、AV传导、室内各束支及分支传导阻滞。阻滞分三度,各度的主要机理如下。也讨论位相阻滞。传导阻滞的发生与不应期的病理性延长有关,如图1-54所示。图1-54如Ⅰ°AVB(图A)是因RRP的轻度延长:Ⅱ°Ⅰ型(图B)主要由RRP中度延长...[继续阅读]

桥梁心脏病学

3.折返

    本质上应属传导性异常,分别讨论是为了突出。因为据现代研究,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中大约有80%~90%是因折返引起。折返机理和条件。解剖或生理功能上存在环形通路:预激提供了大环:室内蒲纤未稍与心室的Y型联结等提供了解剖组织学...[继续阅读]

桥梁心脏病学

4.并行心律(papasytole)

    心脏由两个以上节律点激动。这几个(多为两个)节律点之中,有一个节律点的自律性(频率)较低,它受“传入阻滞”保护(传入阻滞),使高位节律点的较高频率激动不会侵入,因而保持了其独立性。低位节律点的激动因其频率低,也侵入不了...[继续阅读]

桥梁心脏病学

1.后去极(afterdepolarization,AD)及触发活动(triggeredactivity,TA)

    后去极又叫后电位,分为早期后去极(EarlyAD,EAD)及迟发后去极(delayAD,DAD)。前者是在外因作用下,在AP第2、3相引起后电位(去极电位),后者是在复极结束后引起去极电位。EAD常有AP延长,DAD在快频刺激下后电位幅度会增大(故EDA与慢心率活动...[继续阅读]

桥梁心脏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