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脾亦称异位脾。多因脾蒂韧带先天性过长所致,脾肿大重力牵引也是因素之一。本病罕见,约90%见于中年经产妇。异位脾多位于左下腹部和骨盆腔,可被误诊为腹部肿物;约有20%的患者发生脾蒂扭转,因急腹症就诊,临床上可能误诊为...[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游走脾亦称异位脾。多因脾蒂韧带先天性过长所致,脾肿大重力牵引也是因素之一。本病罕见,约90%见于中年经产妇。异位脾多位于左下腹部和骨盆腔,可被误诊为腹部肿物;约有20%的患者发生脾蒂扭转,因急腹症就诊,临床上可能误诊为...[继续阅读]
1.成年脾脏厚径男女分别超过4cm和3.8cm,同时脾脏下缘超过左侧肋缘线者。2.脾脏长径(上下端间径)超过11cm,同时脾脏下缘超过左侧肋缘线者。3.注意事项:(1)脾脏厚度测量必须以前倾冠状断面为准。如果采用冠状断面,可能使脾厚径估测...[继续阅读]
1.轻度脾肿大:仅表现为超声径线增加,形态无明显改变,仰卧位平静呼吸时不超过肋缘线,深吸气时可以超过,但在2~3cm以内。2.中度脾肿大:脾脏体积明显增大,径线明显增加,向下超出肋缘3cm,但未超过脐水平,也未对增加,向下超出肋缘...[继续阅读]
脾脏囊性肿物可分真性囊肿和假性囊肿(表4-4-1)。内壁衬有内皮或上皮细胞者为真性囊肿。一、单纯性脾囊肿1.多为单发,大小不等,呈圆形或椭圆形。2.具有典型囊肿的声像图特征,如囊壁清晰光滑、内无回声、后壁回声增强等。表4-...[继续阅读]
本病比较少见,仅占尸检率的0.14%~0.7%。一般为血源继发性感染,也可由附近化脓性病灶直接蔓延而来。超声表现:1.脾肿大。2.脾内一个或数个低水平和无回声区,呈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脓腔内常见弥漫的细点状或片絮状回声...[继续阅读]
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外伤属于首位。根据损伤范围和程度不同可分以下三种主要类型。1.真性脾破裂:破裂累及脾包膜,从包膜裂口到脾脏完全断裂甚至粉碎不等,往往引起游离性腹腔出血或脾周围血肿。2.中央型破裂:脾实质内发生...[继续阅读]
脾结核比较少见,通常继发于肺或其他部位结核的血行播散,或为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的一种表现。本病在全身免疫机能低下如AIDS患者中相对多见。超声表现取决于以下病理改变:1.粟粒型脾结核:急性粟粒性结核时,声像图通常仅表现为轻...[继续阅读]
风湿性心瓣膜病、细菌性心内膜炎和某些血液病偶而可引起脾梗塞。近年来由于X线血管造影、血管栓塞术等介入性放射技术广泛应用,本病的发现率明显增高。超声图像特征为:图4-5-4脾梗塞声像图SP:脾I:梗塞区LK:左肾图4-5-5门静脉高...[继续阅读]
脾肿瘤比较少见,有原发性和继发性(转移性)之分。原发性肿瘤又分良性和恶性两种:良性以血管瘤最多见;恶性则以淋巴瘤(何杰金氏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相对多见。脾脏转移性肿瘤远较肝脏转移瘤少见,它可来自消化道、胰腺、乳房、...[继续阅读]
本病见于晚期癌症病人或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也见于AIDS病人。其声像图表现:1.肝脾肿大。2.脾内限局性病变:可呈特征性的“轮中轮”征(图像低回声晕为纤维增生所致,其内强回声为炎性细胞区,中央低回声为组织坏死区),见图4-5-22...[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