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肛肠疾病的诊疗及微创 > 列表
肛肠疾病的诊疗及微创 共有 79 个词条内容

第一节 结肠解剖与生理

    一、结肠的部位及形状结肠介于盲肠与直肠之间,起自回盲瓣,至第3骶椎水平上缘连接于直肠,全长约150cm,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有时将结肠分为左半结肠和右半结肠,两者分界线一般定在横结肠右2/3和左1/3交界处。...[继续阅读]

肛肠疾病的诊疗及微创

第二节 直肠解剖与生理

    一、直肠的部位及形态直肠是消化管的末端,位于盆腔内。上端在第3骶椎平面与乙状结肠相连,向下沿骶骨和尾骨屈曲,在齿线与肛管相连。成人直肠长12~15cm。直肠上端管径大小似结肠,下端扩大成直肠壶腹,是粪便排出前的暂存部位...[继续阅读]

肛肠疾病的诊疗及微创

第三节 肛管解剖与生理

    一、肛管的部位肛管是直肠壶腹下端至肛门之间的狭窄部,成人的肛管长3~4cm,前壁较后壁稍短。在活体,由于括约肌经常处于收缩状态,故管腔呈前后位纵裂体。排便时则扩张成管状。二、肛管的邻近器官肛管的上界平面:在男性,与前...[继续阅读]

肛肠疾病的诊疗及微创

第一节 中医对肛肠解剖生理的认识

    一、肛肠解剖研究我国古代医学家对解剖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对人体即做过实体解剖,并有较详细的记载,如《灵枢·经水篇》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继续阅读]

肛肠疾病的诊疗及微创

第二节 中医对肛肠疾病病因学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因素,主要是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起居不慎,房劳过度,气血虚弱,瘀血阻滞等,导致人体脏腑受损,阴阳失调,气血不畅,湿热内生,下注肛门而产生肛肠疾病。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语》云:“风客...[继续阅读]

肛肠疾病的诊疗及微创

第一节 全身检查

    肛门直肠疾病虽然表现为局部病变,但与人体各脏器密切相关。其中不少疾病有明显的全身变化,例如:痔核长期便血可引起贫血症状;肺部活动性结核可同时并有结核性肛瘘等。所以肛门直肠病的诊查,必须要重视局部和全身症状,综合...[继续阅读]

肛肠疾病的诊疗及微创

第二节 检查体位

    检查肛门直肠时,为了利于检查,暴露病变位置,临床上常采用不同的体位。而不同体位各有其优缺点,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身体条件,选用某种体位。一、侧卧位患者侧卧,两腿屈起。这是检查肛门直肠疾病和治疗的最常用体位。多用于...[继续阅读]

肛肠疾病的诊疗及微创

第三节 局部一般检查法

    一、肛门视诊患者取侧卧位或骑扶位,医师用双手将患者臀部分开,首先从外面检查肛门周围有无内痔脱出、息肉脱出、外痔及瘘管外口等。然后嘱患者像排大便一样屏气,医师用手牵引肛缘,将肛门自然张开,观察痔核、息肉等位置、数...[继续阅读]

肛肠疾病的诊疗及微创

第四节 组织学检查

    一、病理组织切片检查活组织病理切片检查对早期可疑病变和其他良性病变的区别很有价值,取肿瘤病理组织时,应钳取肿瘤中心部位与健康组织之间的组织,不宜钳取一些坏死组织或脓苔,以便判定细胞形态、结构和性质。二、脱落细...[继续阅读]

肛肠疾病的诊疗及微创

第五节 内镜检查

    一、乙状结肠镜检查目前乙状结肠镜在肛门直肠疾病中的诊断地位有很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早期发现直肠和乙状结肠的疾病。根据临床统计和观察,60%~70%的结肠和直肠癌变,都是发生在距肛门20~25cm以内的肠段。此区域乙状结肠镜可...[继续阅读]

肛肠疾病的诊疗及微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