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是决定肿瘤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前哨淋巴结由于具备可以精确判断区域淋巴结情况的可能性,以及它和肿瘤的生物特性及肿瘤转移机制存在相当密切的关系,使其成为当今肿瘤外科研究的一个热点。当...[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区域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是决定肿瘤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前哨淋巴结由于具备可以精确判断区域淋巴结情况的可能性,以及它和肿瘤的生物特性及肿瘤转移机制存在相当密切的关系,使其成为当今肿瘤外科研究的一个热点。当...[继续阅读]
医疗器械的进步是外科手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胃癌的外科治疗中,吻合器的使用使得手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并且加快了手术速度,缩短了整个手术耗时。近端胃切除如果不用吻合器手术,食管胃吻合将是比...[继续阅读]
(1)新辅助化疗 胃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早期胃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为90%,但胃癌早期缺乏特异征象。大部分患者(>70%)就诊时即为Ⅲ〖KG-*3〗、Ⅳ期,尽管可勉强行根治性手术切除,但因亚临床转移灶的存在,易于复发或...[继续阅读]
胃癌根治术中癌细胞脱落腹腔是术后腹膜转移的原因,发病率高达50%左右,进展期胃癌的腹膜转移发生率约为10%。陈峻青于1991年提出,胃癌根治手术必须充分切除原发病灶,彻底清除胃周淋巴结,完全杀灭脱落癌细胞,这三者中任何一点处...[继续阅读]
(1)概念 1922年Balfour首次提出“残胃癌”的概念:胃良性疾病行胃部分切除术后残胃内发生的原发性癌。之后,一直专指这样的癌为残胃癌,即狭义残胃癌。因胃恶性疾病行胃部分切除后,残胃再发生的癌叫残胃再发癌。后经多年讨论,达...[继续阅读]
1990年腹腔镜手术在胃肠外科临床应用,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绝大多数开腹的手术均已在腹腔镜下做过尝试,但是,由于胃癌手术血供丰富、解剖层次多、吻合复杂等而对手术技术要求高,所以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恶性肿瘤发展缓慢。对于...[继续阅读]
1.陈峻青,夏志平,主编。胃肠癌根治手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该书共分胃癌、小肠恶性肿瘤、结肠癌及直肠癌四部分,介绍了21种胃癌手术术式,3种小肠恶性肿瘤手术术式,5种结肠癌手术术式和16种直肠癌手术术式。全书42万字...[继续阅读]
血清CEA水平是结直肠癌患者随访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肿瘤标志物,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较为肯定。同时联合检测CEA、CA199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常规监测手段。然而,这些肿瘤标志物检测通常只能预先得知患者有较大风险发生复发...[继续阅读]
直肠癌治疗应力争最大的治愈率及最佳的生存质量,保持正常的排便功能。早期诊断仍是治疗效果的决定因素,综合治疗对提高疗效起了积极推动作用。外科医生正在经历从“解剖型手术”向“功能保护解剖型手术”的转变。近10余年...[继续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Heald提出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系膜由腹膜脏层折叠包裹血管淋巴管组成,在盆腔,直肠下1/3或腹膜反折以下,无腹膜可言,因之无腹膜所构建成系膜。但盆腔具有盆筋膜,盆筋膜包括脏层与壁层,前者包被的直肠相应的血...[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