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不能在治疗后1~2周最常见,发生率约20%。表现为不可控制的烦躁不安、不能坐定、来回走动、焦虑、易激惹等,容易被误诊为原有的精神症状加剧而给予错误治疗。[问诊要点]1.症状出现的时间、强度,持续时间、有无变化。2.患者...[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静坐不能在治疗后1~2周最常见,发生率约20%。表现为不可控制的烦躁不安、不能坐定、来回走动、焦虑、易激惹等,容易被误诊为原有的精神症状加剧而给予错误治疗。[问诊要点]1.症状出现的时间、强度,持续时间、有无变化。2.患者...[继续阅读]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是最常见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可高达30%~56%,多发生在治疗初期的1~2个月内,女性更常见,表现与震颤麻痹类似,运动迟缓、肌张力增高、手足震颤、慌张步态、面具脸、躯干僵硬、伴汗多、流涎、皮脂分泌过...[继续阅读]
迟发性运动障碍为长期治疗中出现的不自主症状群,多见于用药几年后,用药时间越长则发生率越高。以女性、老人和合并躯体疾病者多见,以不自主、有节律的刻板运动为特征,最常见为颊-舌-咀嚼综合征,表现吸吮、舔舌、鼓腮、躯干...[继续阅读]
抗胆碱能作用强的药物,尤其是三环类抗抑郁药如丙米嗪和阿米替林增加剂量过快,可以引起排尿困难。男性比女性多见,有前列腺疾病的男性患者更容易发生。发生机制是抗胆碱能药物抑制了膀胱括约肌舒张,而使膀胱括约肌的收缩相...[继续阅读]
抗精神病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和抗胆碱能药可因其较强的抗胆碱能作用抑制肠壁平滑肌的收缩而发生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腹痛不明显,无阵发性绞痛,腹胀很明显,肠鸣音消失,可有呕吐。肛门停止排便和排气。应排除患者吞食异物...[继续阅读]
体位性低血压大多发生于治疗初期,特别是开始用药的1周内。发生机制主要为阻断了外周的肾上腺素受体,此外,升压反射抑制和对心肌活动的影响也起部分作用。氯丙嗪、泰尔登和氯氮平等较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抗抑郁药如单胺氧...[继续阅读]
临床以酚噻嗪类较多引起皮疹。常见有两类:一类为过敏反应,在颜面、躯干、四肢出现斑丘疹、多形性红斑或麻疹,严重者可出现剥脱性皮炎,多于治疗的第1~4周出现,停药消失,再用可再出现;另一类为光敏性皮炎,经日晒后在暴露部位...[继续阅读]
恶性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显著的帕金森综合征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常在治疗早期出现。病理机制不明,可能与药物的锥体外系反应和体温调节障碍有关,发生率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0.5%,可出现意识障碍、急性肾衰,死亡率约20%。[问诊要...[继续阅读]
几乎所有抗精神病药对白细胞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但仅极少数出现粒细胞缺乏症(粒细胞计数<0.5×109/L),以氯氮平、氯丙嗪较多见。发病可急可缓,多在治疗头6~12周出现,与剂量无明显关系。老年妇女、基础白细胞计数较低、同时服...[继续阅读]
5-羟色胺综合征,又称血清素综合征,是一种中毒性5-羟色胺能亢进状态,是5-羟色胺能药物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类合用的典型结果,主要表现为精神状态改变、肌痉挛、反射亢进、出汗、寒战、腹泻和运动失调等,其发病率、发病年龄尚不...[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