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资料,全世界恶性肿瘤在总体上是处于增长趋势,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已成为重要死亡原因。2000年全球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已超过1000万例,全球人群死亡人数5600万,其中癌症死亡约占12%,死亡620万例。随着时间的推...[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资料,全世界恶性肿瘤在总体上是处于增长趋势,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已成为重要死亡原因。2000年全球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已超过1000万例,全球人群死亡人数5600万,其中癌症死亡约占12%,死亡620万例。随着时间的推...[继续阅读]
1.概念以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始于1747年的英国,但只到1919年英国的Topley才提出并创立了实验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在近几十年来发展较快,其实验设计类似于队列研究,所不同的是人为地改变一种,一组或多种因素,即为实验研究...[继续阅读]
常用观察性研究有: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studies):描述性研究是对疾病或临床事件的各种特征进行描述,并进行初步分析和推论,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因此,描述性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起步阶段。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strdy):横断面研...[继续阅读]
理论性研究是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流行病学据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用以推论或判断某一因素或某些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及其强度。另外,流行病学科研设计的基本类型又可依据研究过程或观察过程的时间顺序分为回顾性研究...[继续阅读]
目前已知环境中的化学致癌物质已有2000余种,它们的化学性质千差万别,作用机制常不相同,致癌作用的强度相差异常悬殊,各家对致癌物质的分类亦很不相同。按照它们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下列一些种类的物质:(1)烷化剂:芥子气、环氧...[继续阅读]
①致癌作用依赖于致癌物的剂量。大剂量致癌物可增加肿瘤发生,肿瘤的产生取决于致癌物的总剂量。②致癌作用的充分表达需要相当长的时间。③致癌作用所引起的细胞变化可以传到子细胞。④致癌作用可被非致癌因子所修饰:一般...[继续阅读]
化学致癌物引起人体肿瘤的作用机制很复杂。根据化学致癌物的作用,分为直接致癌物、间接致癌、促癌物。环境中只有少数种类的致癌物质在进入人体后可以直接诱发肿瘤,这种物质称为直接致癌物,如烷化剂与酰化剂。而大多数化...[继续阅读]
生物致癌因素包括病毒、寄生虫、霉菌等。其中以病毒与人体肿瘤的关系最为重要。怀疑病毒能引起肿瘤,是因为在癌症患者体内能找到病毒的抗原或抗体,如鼻咽癌、子宫颈癌、肝癌、白血病、脂肪肉瘤、乳腺癌、食管癌等。由病毒...[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