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实用麻风防治 > 列表
实用麻风防治 共有 53 个词条内容

第一节 麻风的历史记载

    麻风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公元前600~前556年,印度的梵文《妙闻集》中,称麻风为“kushtha”。在我国春秋后期,《论语》记载孔子弟子冉耕(公元前554~前478年)患“恶疾”,“先儒以为癞”,系最早记载的麻风病例。《黄帝内经》(公...[继续阅读]

实用麻风防治

第二节 麻风的疫源地及传播历史

    有的学者认为,印度、埃及、中国是麻风的三大疫源地,但穆尔等认为印度是最早的疫源地。麻风的传播是由印度向东传至中南半岛,由中南半岛向北传至中国,再由中国传到朝鲜、日本;向南传至东南亚各国,由印度向西经波斯、阿拉伯...[继续阅读]

实用麻风防治

第三节 麻风防治知识和措施的演变

    在古代,人们由于对麻风缺乏认识,在中外历史上的宗教、礼法和法规上都极端歧视麻风病人,对麻风病人有过诸多的限制和规定,曾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直到1873年,挪威的汉森(Hansen)发现了麻风分枝杆菌(ML),人们开始改变了对麻风的...[继续阅读]

实用麻风防治

第四节 我国现代麻风防治事业

    20世纪上半叶,我国麻风病人数估计有100万名,占全球病人总数1/3以上(Maxwell,1928;伍连德,1930)。1948年,全国有麻风病院40处(共计病床2391张),其中38处为外国教会所办,“主权皆操自外人,宗教色彩太重,又缺少医药治疗,以致成绩寥寥。”新中...[继续阅读]

实用麻风防治

第一节 麻风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征

    麻风分枝杆菌(ML)的繁殖速度慢,细菌世代生长时间为11~13天。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36℃。离体后的ML能存活一段时间,在潮湿环境中存活时间延长。1.形态经抗酸染色后,在光镜下,看到杆状、细长的菌体,在未经治疗的病人中,细菌染...[继续阅读]

实用麻风防治

第二节 麻风分枝杆菌的体外培养和接种

    麻风分枝杆菌(ML)的体外培养是指将ML培养于人工培养基或体外生长的细胞中以获得大量繁殖的方法。但至今尚未获得成功。ML易感于小鼠,免疫正常的大鼠也可感染,但因小鼠来源广,价格低,操作简单,易于管理。鼠足垫感染的特点是肉...[继续阅读]

实用麻风防治

第三节 麻风分枝杆菌在体内的分布和排出途径

    麻风分枝杆菌(ML)体内分布在皮肤(包括立毛肌、毛囊、皮脂腺、血管壁)、周围神经、黏膜(主要是鼻、颊部、咽喉部黏膜)、淋巴结及眼部(包括眼球前部、泪腺、巩膜、虹膜),由于瘤型麻风(LL)可发生麻风分枝杆菌血症,故瘤型麻风在病...[继续阅读]

实用麻风防治

第一节 麻风的免疫反应

    一、麻风分枝杆菌的主要抗原成分麻风病不仅仅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也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因为机体免疫功能决定感染后是否发病,还决定了临床类型。提取和测定麻风分枝杆菌(ML)特异性抗原成分及抗原决定簇是发展麻风免疫学的关...[继续阅读]

实用麻风防治

第二节 麻风的免疫学诊断

    一、麻风菌素试验(一)原理麻风菌素接种人体后,引起机体细胞免疫反应,是测定机体对ML免疫力的简易方法。(二)方法常规消毒上臂外侧皮肤后,用1mL注射器皮内注射粗制麻风菌素0.1mL。(三)结果与临床意义1.早期反应注射后48小时观察...[继续阅读]

实用麻风防治

第三节 麻风的免疫预防和治疗

    菌苗和疫苗在控制传染病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麻风免疫预防尚不成熟。一、免疫预防(一)卡介苗(BCG)卡介苗是一种减毒的非致病性牛分枝杆菌。BCG之所以用来预防麻风是因为麻风菌素反应阴性者接种BCG后可发生阳转(阳转率达9...[继续阅读]

实用麻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