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百科全书-军队卫生学 > 列表
医学百科全书-军队卫生学 共有 210 个词条内容

冷习服

    冷习服是人体长期接触寒冷环境后所产生的适应现象,表现为耐寒能力的明显提高,机体可以在自然或人工冷环境中锻炼获得。除全身冷适应外,局部反复接触寒冷,亦可形成局部冷适应。由于环境冷强度、衣着、饮食、居住条件、接触...[继续阅读]

医学百科全书-军队卫生学

寒冷程度的评价指标

    寒冷环境中,除气温以外,风速对人体散热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而相对湿度的作用远不如高温时显著。因此目前常以气温结合风速计算综合指标,用于判断寒冷程度。风冷值:siple及passel由模拟试验结果,求出不同气温(Ta,℃)、风速(V,m/s)时裸...[继续阅读]

医学百科全书-军队卫生学

耐寒锻炼

    耐寒锻炼是预防冻伤和保护部队战斗力的主要措施之一。“以炼胜寒”是我军防冻工作的宝贵经验。通过耐寒锻炼,可以加速人体适应寒冷,增强抗寒力,从而提高部队在寒冷条件下的作战与执勤能力。长期坚持合理锻炼,还可以增强身...[继续阅读]

医学百科全书-军队卫生学

冻伤防治

    冻伤是由寒冷及辅助因素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是寒区冬季的常见病,战时尤为多见,往往成批的发生,对部队战斗力影响较大。冻伤的好发部位为足、手和面部。战时冻伤约80~90%发生于下肢,10~20%发生于上肢。平时冻伤略有不同,面...[继续阅读]

医学百科全书-军队卫生学

冻僵

    通常将低于35℃以下的体温称之为低体温,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的全身性体温过低称为冻僵。冻僵又分为陆地冻僵和冷水浸泡性冻僵。病因是由于机体丧失热量过多或是产热减少。前一种情况是暴露在寒冷条件下,如大风雪中迷路,或是掉...[继续阅读]

医学百科全书-军队卫生学

军服卫生

    军队服装卫生是从卫生学角度,对军队服装及其附属装备进行改进研究和实施医学监督,以充分发挥其在防护人体免受环境不利因素的损害、提高军事作业效率和保证指战员身体健康等方面的作用。军队服装卫生学要应用生理学、生物...[继续阅读]

医学百科全书-军队卫生学

军服材料的卫生评价

    军服材料主要包括棉织物,毛织物,化纤织物,混纺织物,毛皮制品,经防毒、防火、防辐射、防虫或防水等加工处理的织物,或防微波金属纤维制品等等。军服材料除了应满足各种军服的战术性能要求及防止外力作用的要求以外,还必须具...[继续阅读]

医学百科全书-军队卫生学

热气候卫生

    热气候卫生是研究热区自然地理气候等环境因素对指战员健康及军事劳动的影响,寻求台理的卫生保障措施,预防疾病和提高军事劳动与行军作战的能力。热区气候特点:热气候分湿热气候和干热气候。中国湿热地区是指长江以南大部...[继续阅读]

医学百科全书-军队卫生学

环境热强度评价

    环境热强度评价是指对影响机体热平衡机制和生理功能的环境气象诸因素,如气温、气湿、气流、辐射等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在进行环境热强度的客观评价时,除环境气象因素外,还应结合机体的劳动强度和方式、作业环境、服装、...[继续阅读]

医学百科全书-军队卫生学

热区行军卫生

    热区行军必须根据行军的劳动强度和热区地理气候特点,采取相应的卫生保障措施。行军劳动强度通常以单位时间内体力活动消耗能量的大小来表示劳动强度。依据能量消耗率的大小,可将劳动强度列为5个等级;轻劳动为2.5kcal/min以下...[继续阅读]

医学百科全书-军队卫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