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宇和石鲁,一为工艺美术家,一是长安画派的代表人物。两人都留下了极具探索性的书法作品。在一些重视笔法的书家看来,他们是旁门左道,一有“画字”之嫌,一是“病笔”多多,但他们又极具个性风采和创新精神,在书法的表现空...[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张正宇和石鲁,一为工艺美术家,一是长安画派的代表人物。两人都留下了极具探索性的书法作品。在一些重视笔法的书家看来,他们是旁门左道,一有“画字”之嫌,一是“病笔”多多,但他们又极具个性风采和创新精神,在书法的表现空...[继续阅读]
吴湖帆、李苦禅、吴茀之、方人定、傅抱石、关友声、余任天等画家亦善书,[33]各自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书坛作出了贡献。吴湖帆(1894—1968),名倩,江苏苏州人。海派绘画的重要人物,民国时名震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为上海中国画院...[继续阅读]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书法研究,最鲜明的特征是普及性,这不仅表现在普及性著述最多,比重最大,而且在一些专题性的研究中也尽可能深入浅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使人民群众了解书法的奥妙。各地书法组织、青少年宫、文化宫举办的书法...[继续阅读]
如何学习书法的普及性成果最为突出。从1952年到1965年的13年,出版了楚民编著的《怎样写字》(武汉通俗出版社,1952年),潘伯鹰撰著的《中国的书法》(上海四联出版社,1955年),沈子善编著的《怎样教学写字》(江苏人民出版社,1958年),邓散...[继续阅读]
对古代书论进行整理、解读、考证、辑要的,主要有沈尹默的《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朱建新的《孙过庭书谱笺证》、启功的《孙过庭书谱考》、甄予的《谈孙过庭书法艺术理论》等。沈尹默论书丛稿沈尹默的《历代名家...[继续阅读]
书法史与文字研究在民国时期已有基础,至新中国,仍然是书学研究的重要方面。胡小石的《书艺略论》、郭绍虞的《从书法中窥测字体的演变》、启功的《古代字体论稿》为这方面的代表性著述。1960年,胡小石应邀为江苏省文联作书...[继续阅读]
刻石碑帖是重要的传统文化遗迹,对其进行整理、考证、校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书学研究的一个方面。唐兰的《石鼓年代考》、启功的《关于法书墨迹和碑帖》、周煦良的《谈碑刻》、容庚的《丛帖目》可为代表。唐兰是著名的文字...[继续阅读]
与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史学、文字学相比,美学在中国是一个新兴的学科。用美学的立场、观点观照书法开始于民国时期。在蔡元培美育思想影响下,一些学者尝试用新的方法阐释书法的审美特征。如梁启超在20世纪20年代指出中国写...[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