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现代文学思潮史 > 列表
现代文学思潮史 共有 191 个词条内容

第一节 质疑城市文明,讴歌乡土社会

    中国的浪漫主义与西方浪漫主义相同、相通的一个总体特征在于它们共同的对“现代性”的质疑和批判,这表现在它们对于具有乌托邦性质的“家园”的回归与对现实处境的超越和逃离中。对于西方浪漫主义者而言,这个“家园”是未...[继续阅读]

现代文学思潮史

第二节 拒斥工具理性,推崇灵性

    浪漫主义者重视情感、想象,崇尚天才和创造,以抗衡因工具理性的肆意僭越而形成的对完整人性的切割与压抑,表现出对于现代性的深沉的质疑和反思。这种质疑和反思也表现在中国二三十年代的浪漫主义者笔下。首先是那位高飞着...[继续阅读]

现代文学思潮史

第三节 反抗世俗化,守护精神家园

    浪漫主义者作为现代性的第一批反思批判者,敏锐地意识到现代性所带来的“民族品德消失”的灾难性后果,因此他们对现代性确立了一种反思、批判的立场。从徐志摩充满激情和坚定信念的爱的高歌:“任天堂沉沦,地狱开放,/ 毁不了...[继续阅读]

现代文学思潮史

第四节 反思历史理性,回归自然

    浪漫主义对现代性带来的历史进步不予认同,并且加以抵制。中国二三十年代的浪漫主义,同样有着对历史理性主义的反思。作为20年代初负笈留学的徐志摩而言,当时在西方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思潮早已是明日黄花,而刚刚兴起的是一种...[继续阅读]

现代文学思潮史

第五节 抒发文化乡愁,吟唱传统的挽歌

    中国二三十年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体现了一种挽歌情怀。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化的急剧转型期,知识分子一方面在迎接以“科学”和“民主”为核心的现代文明的进入,另一方面却不得不面对传统文明的失势与衰颓,时代选择了他们承担...[继续阅读]

现代文学思潮史

第一节 天人合一的风情画

    中国浪漫主义自从西方引进以来,就开始了在自己话语中构筑乌托邦的过程。从空间意义上说,浪漫主义思潮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个明显的指向——回归未经工业文明、都市文化侵袭的大自然与乡村田园。中国的浪漫主义思潮也正始于...[继续阅读]

现代文学思潮史

第二节 情理和谐的人性美

    中国浪漫主义者既珍视那片未经现代都市文明所浸染的自然山水和乡村田园,同样也珍视处身于其间的人以及这些人所葆有的纯洁、自然的情感。徐志摩的诗文就在歌唱自然与吟咏爱情之间定下了整个基调,以自然的美与真挚的人性的...[继续阅读]

现代文学思潮史

第三节 平民化的生命意识

    中国浪漫主义不同于西方浪漫主义的贵族精神,而体现为一种平民意识、平民精神。在西方,现代性代表一种近代发生的平民精神,而浪漫主义作为对它的反拨,汲取了中世纪的贵族精神,它以荣誉感、自由意识和信仰精神对抗现代性的功...[继续阅读]

现代文学思潮史

一、战争环境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悍然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局势就此发生了突变,此后一直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整整12年,中国处于战争的极端状态中。国难当头之际,国家尊严与民族独立成为了每一个有血气的中国人关注的焦...[继续阅读]

现代文学思潮史

二、在阶级、民族之上的人类视野的形成

    战争打断了原有的文化生态。战争爆发后,原来丛聚在上海、北京等大都市的作家,被迫走出亭子间和书斋,分散到各地,或投笔从戎,或参加战地群众工作,生活环境发生根本改变。中国的作家们再不是作为战争和战争后果的旁观者,而是...[继续阅读]

现代文学思潮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