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兵学思想史 > 列表
兵学思想史 共有 167 个词条内容

第一节 车战战术的演进

    车战是春秋时期作战样式的主流,在前中期尤其如此。通常而言,车战是以阵战的形式进行的,所以车战的战术就是方阵战术。作为典型的阵地作战,车战特别适合于当时争霸战争的中心地带——中原地区的地理环境。有关历史文献记载...[继续阅读]

兵学思想史

第二节 “兵以诈立”战争观念的形成

    春秋后期,随着社会变革的日趋剧烈,战争也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当时的战争指导者,已比较彻底地抛弃了旧“军礼”的束缚,使战争艺术呈现出夺目的光彩。这集中表现为战争指导观念的根本性进步。新型战争指导观念的形成,当然主要...[继续阅读]

兵学思想史

第三节 军阵的进步

    阵,同“陈”,原义是指战车的步兵的排列,也就是军队的战斗队形。春秋时期的各种大的军事行动无不与阵联系在一起。所以要知道当时战术的发展,不能不考察当时军阵的有关情况。所谓“军阵”,就是指军队在投入战斗时,根据地形...[继续阅读]

兵学思想史

一、《左传》兵学思想的特点

    《左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编年体史学巨著。关于《左传》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的意见,但是不少说法都缺乏强有力的根据。从《左传》记事的下限、书法以及思想倾向来看,今天所见《左传》一书的...[继续阅读]

兵学思想史

二、《左传》兵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地位

    如前所述,《左传》一书的思想内容的基本倾向是进步的,因此,与之相适应,虽然《左传》的兵学思想存在着不够系统的缺陷,具有迷恋传统和尊重现实的两重性特色,但积极的现实性仍是其主导的方面。通观《左传》全书,其主导兵学思...[继续阅读]

兵学思想史

一、《老子》对战争的立场和态度

    《老子》是一部博大精探的哲学政治著作,是对历史和现实生活中“成败存亡祸福”现象的哲学概括和理论总结。其中它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和贵柔守雌策略论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事物运动的某些本质属性,可被引入军事学的领域...[继续阅读]

兵学思想史

二、《老子》的战争指导思想

    《老子》否定和反对战争,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忽视对军事问题的思考和探讨。为了达到有限的政治目的,并进而减少战争的损失,最终消弭战争,《老子》提出了不少重要的军事原则,作为在“不得已”情况下实施战争的指导。而其丰富的...[继续阅读]

兵学思想史

三、《老子》兵学思想的特色与地位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曾指出,《老子》为“言兵者师之”,“持机械变诈以侥幸之祖也”[1]。近代学者章太炎也认为《老子》撮录了古代兵书的要旨:“老聃为柱下史,多识故事,约《金版》、《六弢》之旨,著五千言,以为后世阴谋...[继续阅读]

兵学思想史

一、备战为重的战略观念

    “慎战”与“备战”并重的战争观,是中国古代兵学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历史上绝大多数军事思想家,都十分强调做好战备,以待不虞的重要性。在这一问题上,范蠡的认识没有例外。他认为从事战争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既包括...[继续阅读]

兵学思想史

二、“随时以行”的攻守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它的整体性与融合性。历史上的思想家在进行理性思辨活动时,其逻辑起点通常植根于“天人合一”的宇宙构成模式,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圆融,注重以普遍联系、相互依存的观点、立场和...[继续阅读]

兵学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