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7月,淮安县成立支前委员会。同年11月,改称为支前总队部,组织淮安干部民工支援淮海战役与渡江战役。支前委员会下设淮安民工团,并进行短期培训,以增强支前积极性,保证服务到底。12月25日,民工团部传达运粮命令后,2个小时内...[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1948年7月,淮安县成立支前委员会。同年11月,改称为支前总队部,组织淮安干部民工支援淮海战役与渡江战役。支前委员会下设淮安民工团,并进行短期培训,以增强支前积极性,保证服务到底。12月25日,民工团部传达运粮命令后,2个小时内...[继续阅读]
早在1924年7月,国民党员杨继昌 (又名杨度禹,化名杨克,另一身份为共产党员)被委任为国民党淮安县党部特派员,回到家乡住在表弟陈治平所在的乙种农业学校 (校址在横沟寺)内,向陈治平、厉石卿、汤学易等知识青年宣传孙中山的三民...[继续阅读]
中共淮安县委成立后,根据中共江苏省委《农民运动之第三次计划》的精神和指示,把活动中心全部转移到开展农民武装起义上来。县委为了让广大农民了解党的主张,明确党所领导农民运动的目的,编印不定期半公开的 《萤火》刊物...[继续阅读]
1. 七七事变后的抗日救亡斗争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推动下,淮安的一些共产党员、优秀青年学生、爱国人士以各种形式,把民众抗日救亡活动引向深入,对淮安团结抗日局面的形成,起了历史性的推动作用。1936年冬...[继续阅读]
1939年初,八路军、新四军根据中共中央 “巩固华北、发展华中” 的战略方针,各以一部从北、南两个方向挺进苏北,开辟了淮海、盐阜、苏中抗日根据地。1939年春,淮安县工委建立。1940年10月,成立淮安县抗日民主政府。次年初,重新建...[继续阅读]
1940年10月,八路军开辟淮安地区后,在上级党委的领导和主力部队的支持下,中共淮安县工委 (县委)通过宣传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减租减息政策,加强党的建设、建立民主政权、扩大抗日武装、组织群众团体、开展文化教育...[继续阅读]
抗战胜利后,中国存在两种前途和两种命运。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广大人民,为实现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做出巨大让步,与国民党当局进行和平谈判,签订和平建国协议。中共淮安县委按照中共中央华中分局统...[继续阅读]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成为中国共产党能否领导全国广大农民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关键问题。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刘少奇起草的《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即“五四指示” ),指出: “解决解放区的土...[继续阅读]
国共两党和平协议签订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当局,为了实行一党专政,不顾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呼声,悍然发动全面内战。淮安县委在中共华中分局的领导下,开展自卫战争动员,加强武装建设,成立支前组织,做好迎战准备工作。国民...[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