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炎热
是各类火灾事故的高发期
防火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
而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年代
古人以了不起的智慧与创造力
积极探寻出“驯服”火患的方法
本期就和大家聊聊
古代防火灭火的那些事儿~
在甘肃秦安大地弯大型建筑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5000年前的火灾现场遗址,那些未烧完的木柱上还保存着一层坚固的防火涂料,这意味着古代先民对防火具有相当强的意识,并很早就在探索防火技术了。
防火打更人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是我们在电视剧里面常见的打更人经典台词。打更人,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打更给别人报时。除了报时之外,打更人还有一个职责,那就是检查城市消防安全,避免城市发生大规模的火灾,堪称是火灾警报员。
关于打更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据《周礼》一书记载,我国最早管理用火安全的官员是在周朝时期设立的“司烜(xuǎn)”。“司烜”的日常职责就是在城里街道上、高楼灯塔四处巡视,用木锤敲打铜铎(duó),提醒人们注意防火。
“防患于未然”的预警措施,延续千年经久不衰。《周易》中就首次提出了防患于未然的论述,《周易·下经》记载:“象曰水在上,水大相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战国外卒铎
图源故宫博物院
望火消防站
到了汉朝时期,除了打更人之外,又有了一个新的防火神器,那就是望火楼。我们都知道登高可以望远,望火楼利用的就是这个原理。在汉朝望火楼有四层楼之高,这个高度在现在看来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在古代,房屋往往只有一两层。四层楼高的望火楼,可以说是登高望远。
望火楼不仅仅只有观测的作用,还有通信、指挥的功能(在古代没有即时通信系统,若发生火情,全靠口口相传,等救援人员赶到时,势必会造成更大损失),望火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意在楼上设有大鼓跟旗子等工具,可以通过鼓声通知老百姓逃跑及救火,通过旗子可以更好地、有条不紊地指挥老百姓参与灭火工作。所以望火楼是古代较为有效的防火预警方式,算得上是古代的“消防警报”了。
西汉时期,长安府设的“每街一亭”,就相当于今天的消防警亭。唐代时,长安建有“武侯铺”,兼顾长安城中的治安与消防。据《新唐书 • 百官志》记载,全城各处都设有不同规模的“武侯铺”,形成了一个治安、消防网络系统。
下面《清明上河图》中的这座建筑便是宋代城市中为及时发现火情专门设置的“望火楼”。
北宋《清明上河图》
图源故宫博物院
灭火大皮袋
唐朝时期,政府组织了专门消防灭火的消防组织,并称之为“武候铺”。当时的“武候铺”主要在长安、洛阳等大城市才会有,他们通常分布在各个集市和坊里。“武候铺”除了人员配备之外,还开始使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消防工具。
自唐朝开始,灭火时都使用皮袋、溅筒灭火。所谓的皮袋就是用动物皮做成的装水工具,溅筒就比较高级了。根据唐代《通典》一书的记载:“敌若纵火焚楼堞,以粗竹长一丈,锼去节,以生薄皮合缝为袋,贮水三四石,将筒置于袋内,急缚如溅筒”。简单来说就是在注水的皮带中插一根竹筒,然后封口。灭火时使劲挤压皮袋,水就会从竹筒里喷射出来。看起来是不是有点熟悉,没错它跟现代的高压水枪有点相似。
宋朝时期,在唐朝的基础上对消防灭火团队有了更大的升级。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专业消防机构——“潜火队”。宋朝的“潜火队”配备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消防装备,比如防虞器具、 桶索、旗号、斧锯、灯笼、火背心等器具,都是由政府出资置办的。除此之外,还配备了比较现代化的设备,如云梯,可以用于高层建筑的救火。
北宋时期的《武经总要》就记载了当时的四件消防设备。
《武经总要》中记载的消防器材
图源中国红领巾
水袋:用马或牛的皮做成,可以装三四百斤水。将袋口绑紧并插进一根竹管,可用于向着火点注水。
水囊:用猪或牛的膀胱皮膜做成,装满水后扎紧,把水囊扔到着火点上,水囊被烧破,水就能流出灭火。
麻搭:在长杆顶端绑缚散开的麻,蘸吸泥水后可以用来扑打灭火。
唧筒:就像是超大号的竹筒“水枪”,用于喷水灭火。
耐火建筑材料
在古代,房屋建造几乎全部采用木结构,因此火灾在那时是非常普遍的。为了防止火灾发生,古人在建造房屋的同时也开始研究防火材料。
琉璃瓦成为古代防火推广的一种重要材料,屋顶上使用琉璃瓦是很常见的,在一些要求防火的场所如宫殿、寺庙、学堂、商铺等地方都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故宫的建筑中,琉璃瓦的应用就非常广泛,被誉为故宫“防火之瓦”。
琉璃瓦是粘土釉化后在红陶上烧制而成,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琉璃釉,色泽艳丽、光泽度高,被誉为“富贵之瓦”。
而且它比普通瓦重,不容易被风吹倒,具有很好的抗风性能;用热处理的方法可以增加其硬度和耐久性,使用寿命比一般瓦长;此外,它还可以起到隔音、保温的作用。
图片右侧为琉璃瓦残片,左侧为琉璃兽首
图源中国消防|中国消防博物馆
扑火太平缸
去故宫参观的游客,常常会被一些宫殿门口的超大铜制水缸吸引视线。这些就是有着重要消防作用的太平缸,也称“门海”,意为“门前的海”。据《大清会典》记载,鼎盛时期的紫禁城共有太平缸308口。其中铜制鎏金样式的最大,直径1.6米,高1.2米,重达三千多公斤,能装水两千升,比一个现代消防水车的储水量还要大。
这些“太平缸”都架设在石圈上,而这些石圈是带石门的灶膛。到了冬天,人们会在石圈里燃烧木炭加热水缸底部,防止里面的水结冰,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故宫鎏金太平铜缸
图源央视新闻|湖北应急管理
封火马头墙
中国古代建筑多为木质结构,为避免“火烧连营”,聪明的古人想到了利用墙体来分隔火源。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马头墙。马头墙又称风火墙、封火墙、放火墙等,是汉族传统民居建筑流派中赣派建筑、徽派建筑(徽州建筑)的重要特色,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是中国传统民居聚落的一种以防火为目的的墙体建筑。
明朝弘治年间,徽州城中火患频发,徽州知府何歆组织人们用砖砌成马头墙当防火墙。它们防风、防火,在屋舍密集的居民区,能有效地隔断火源、阻止火势蔓延。
从古人的防火智慧中
我们可以窥见现代消防技术的雏形
时至今日
注意防御火患仍旧是
人们保护自身安全的一堂必修课
夏季高温炎热
用火用电情况大量增加
希望大家注意用火用电安全
防患于未然
资料来源:中国消防、中国消防博物馆、北京消防、应急管理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新华社、人民资讯、大象新闻、央视新闻、湖北应急管理、中国红领巾、
图片来源:中国消防、中国消防博物馆、中国红领巾、央视新闻、湖北应急管理、故宫博物院
供稿单位:重庆市九龙坡区文物管理所
审核专家:李小英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