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应秋(1914—1984),重庆江津人;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北京中医学院教授;曾任中华医学会医史分会常务理事、原卫生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医学科学评议组中医组召集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医组成员、中华全国中...[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任应秋(1914—1984),重庆江津人;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北京中医学院教授;曾任中华医学会医史分会常务理事、原卫生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医学科学评议组中医组召集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医组成员、中华全国中...[继续阅读]
《任氏传染病学》写于1943年,是我们迄今收集到的任应秋最早的著作(其处女作应是1942年撰写的《伤寒论脉法学案》,但此书已难寻见)。从序文落款处可以看出,作者用此书的出版来纪念其祖父益恒老人逝世八周年。遗憾的是,我们只见...[继续阅读]
或难余曰:知病之能传染者,国医与西医谁先?余曰:国医先得之也,非特吾书所历言者,皆可考而证也,即西医盛负泰斗之名如“余云岫”者,亦得而言之也。余氏之言曰:“《外台秘要》骨蒸方引崔知悌《别录》曰:‘骨蒸病者……无问少长...[继续阅读]
我们收集到“任应秋”编著的《中医各科精华》共两集,第一集为《内科学》(1947年),第二集为《内科治疗学》(1952年),是《中国医药指南》(新中华医药学会发行,民国时期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医药顾问李复光主编)丛书的“内科”部分。...[继续阅读]
《礼记》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周礼》曰:“三岁大比乃考焉。”学而后考,固中国考试制度精神之所在也。今日中国医学,迄未能列入教育系统,学制之犹未树也,何考试之有焉?有之,可远隔于隋唐。《旧唐书·职官制》曰:“太...[继续阅读]
(1)《中医各科精华》第一集出版后,许多读者都要求续出第二集,尤其要尽先把一集里《内科学》的治疗部分完善起来,以丰富临床应用。为了满足读者这一要求,仍由内科原著者写成此书。(2)为了和第一集划一体例,仍采用“问答”形式...[继续阅读]
“医生治病治得好不好,要看他对病人的物质情况了解得对不对。医生的思想如果正确反映了病人的物质情况,医生治病便治得好;否则,他的思想不能正确反映病人物质情况的话,就要造成庸医杀人的罪恶。”这是“艾思奇”反驳唯心论...[继续阅读]
脉学,是中医诊断学中望、闻、问、切四个组成部分之一,在临床操作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自来论脉者各执一见,众说纷纭,甚至过分夸大,迹近玄虚,使学习者不知所从。任应秋通过本书,于说明脉学的源流和其生理及临床应用之...[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