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时病笔谈 > 列表
时病笔谈 共有 136 个词条内容

(二)虚证

    虚证又称太阳风寒表虚证。主要症状:恶风发热、有汗、头痛,或有项强,鼻塞流涕,喉痒、咳喘、喘息,咳白稀痰,舌苔薄白,脉浮缓。治则:疏风解肌,调和营卫。方药:桂枝汤(桂枝10g,白芍10g,甘草6g,生姜10g,大枣4个)。若有明显的喘咳、咳白...[继续阅读]

时病笔谈

二、风热感冒

    主症:发热,微恶风寒,或有汗、鼻塞、喷嚏、头痛、咽喉干痒或微痛或干痛,舌苔薄或微黄,脉浮数。治则:辛凉解表,透发太阳。处方:张望之先生“感冒基本方”加减。1981年,张望之先生不顾耄耋之年,给河南中医学院(现河南中医药大学...[继续阅读]

时病笔谈

三、小儿风热感冒

    小儿风热感冒,可以使用张望之先生的“感冒基本方”。还有以下几个地方专业治法。(1)宝鸡市中医院薛明等应用宣毒发表汤(升麻、葛根、杏仁、荆芥、防风、桔梗、枳壳、柴胡、连翘、牛蒡子、竹叶、薄荷、白僵蚕、生甘草)。若...[继续阅读]

时病笔谈

(一)阴暑感冒

    1.湿犯卫表,表里不和型主症:恶寒头痛重,身重痛,身热不扬,“中太阳”反应也明显,如见食后热象明显,胸脘痞闷不饥,口不渴,食少便溏,甚则泄泻,肢体酸重,面色淡黄,脉濡。治则:芳香化湿,淡渗和中。主方:藿朴夏苓汤(藿香10g,豆豉10g,杏...[继续阅读]

时病笔谈

(二)阳暑感冒

    主症: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重或疼痛,头昏重涨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象濡数。治则:芳香化湿,透表和中。处方:张望之“感冒基本方”与新加香薷饮(香薷12g,扁豆...[继续阅读]

时病笔谈

五、小儿夏季外感

    小儿夏季外感,除了可用张望之“感冒基本方”加减,亦介绍以下3种方法供做参考。(1)郑州市中医院张晓云根据古方藿朴夏苓汤加减制成中药散剂(藿香、佩兰、荆芥、滑石、车前草、甘草、连翘、黄连、茯苓、陈皮、半夏、厚朴、山...[继续阅读]

时病笔谈

(一)凉燥感冒

    主症:头痛恶寒、发热鼻塞、咽干咳嗽、痰稀无汗、舌苔薄白、脉浮。处方:杏苏散(苏叶、杏仁、陈皮、半夏、甘草、前胡、生姜、枳壳、大枣、桔梗)加减。...[继续阅读]

时病笔谈

(二)温燥感冒

    主症:头痛身热、不恶寒、口渴咽干、咳嗽无痰或稠痰不易咳出,有汗、心烦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数。治则:疏风清燥,肃肺养阴。处方:可用张望之“感冒基本方”加减,亦可参用下法。桑杏汤(桑叶15g,杏仁10g,沙参12g,浙贝母10g,淡豆...[继续阅读]

时病笔谈

七、气虚感冒

    主症: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白、倦怠无力,气短懒言,动则加重,感冒缠绵不愈,或反复发作,舌淡、苔白,脉浮无力。治法:益气解表。处方:参苏饮加减(太子参15g,黄芪12g,苏叶12g,前胡12g,陈皮12g,半夏10g,炒白芍12g,桂枝10g,桔梗10g,甘草...[继续阅读]

时病笔谈

八、阳虚感冒

    主症:发热轻、恶寒重,头痛身痛,无汗或自汗,面白声微,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无力,心肌功能明显减弱。治法:助阳解表。处方:按参附再造丸(人参、附子、桂枝、羌活、黄芪、细辛、甘草、防风)加减。...[继续阅读]

时病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