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某,女,28岁。患者诉婚后月经不调3年多,现月经周期超前1周,量多,色紫红,伴有两乳作胀,食欲差,少腹与胁部作痛。脉弦数,苔红。李教授选用地机、血海、三阴交、行间,留针15分钟,每周2次,治疗2个月后经期、经量、经色趋于正常。疑...[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丁某,女,28岁。患者诉婚后月经不调3年多,现月经周期超前1周,量多,色紫红,伴有两乳作胀,食欲差,少腹与胁部作痛。脉弦数,苔红。李教授选用地机、血海、三阴交、行间,留针15分钟,每周2次,治疗2个月后经期、经量、经色趋于正常。疑...[继续阅读]
高某,女,22岁,未婚。患者诉因白天劳累致近期小便频多,甚至尿床。尿色澄清,淋沥不尽,稍有尿意则急而难禁,久经中西医治疗未有良效,经常头晕肢冷、腰膝酸痛。月经4/28天左右,血色淡红。舌淡,脉沉细。治以益气固肾。针刺近取中极...[继续阅读]
严君白(1932—),男,浙江平湖人。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首届毕业生,曾任上海第一人民医院针灸科主任、摩洛哥中国针灸中心专家副组长、上海针灸学会理事;受聘为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医学院)教授;首批国务院津贴获...[继续阅读]
严氏祖传《针灸精义》记载:“针灸之道最难,大凡病家喜服药而畏针灸,须要勤学穷究脏腑、阴阳、经络、气血顺逆、腧腑募原、虚实补泻,治病应手,使人可信。”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结合病因、八纲、气血津...[继续阅读]
经络是针灸和推拿等中医外治法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是我国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始于远古,源远流长,至今仍服务于广大病患。早在《灵枢·脉度》就有“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的记载...[继续阅读]
严教授取大椎穴与别家不同,谨遵祖传“在颈项后面三粒算盘珠样圆骨下凹陷当中,左右当平巨骨穴”之训,以此为基准,督脉和膀胱经背部大部分腧穴均低于现在针灸学教科书所定位置一个椎体。大椎穴为背部定穴的基准,它的位置关系...[继续阅读]
严君白教授重视人体“气血阴阳”的平衡。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却是几千年中医学的精华浓缩。中医“望闻问切”,其实就是诊断人体的“气血阴阳”失衡情况,而这些失衡,又与五脏六腑功能息息相关。所以,严氏辨证论治,常不离“气...[继续阅读]
“灸”据考证,最早大约在5000年前就被中国人发明了。灸疗法的文献记载,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既是关于经脉的专著,又是记载灸法最早的医学...[继续阅读]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继续阅读]
自从李杲创立脾胃论起,“脾为后天之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等观点便为医界接受传承。针灸界历来有“若要安,三里常不干”之论流传至今。而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中医认为,足三里...[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