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针灸科难病 > 列表
针灸科难病 共有 85 个词条内容

名医简介

    李鼎(1929—),男,字养元,浙江省永康市人,著名针灸学专家。历任中医研究所文献理论研究室副主任,针灸教研室主任,针灸文献教研室主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和针灸文献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早期与裘沛然老师合编的针灸学教材《针灸...[继续阅读]

针灸科难病

“血气”——生命的象征

    1.从“血气”到“气血”《中庸》讲,“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把血气作为正常人的代称,说明在《黄帝内经》之前,人们已经认识到“血”和“气”对人体非常重要。而“血气”和“气血”两个词语都可以在《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继续阅读]

针灸科难病

“脉”——从“行血”到“行血气”

    既然人是有“血气”的,而“血气”的运行一定有其轨道,这个轨道就是“脉”。汉字“脉”在古代有很多异体字,这可以表明当时人们对“脉”的认识程度。“脉”字的本义是指血管。《说文解字》(1世纪)解释作“血理分斜行体者”...[继续阅读]

针灸科难病

“脉”分“经脉”和“络脉”

    自《内经》开始,脉就已经分化为经脉和络脉,“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即“经脉”是其主干,在较深部,分支横出的称为“络脉”(分支而直行的另称为“经别”);由“络脉”再分出的络称“孙络”。“经”原意指直...[继续阅读]

针灸科难病

“血气”分化为“营气”、“卫气”

    《内经》将“脉”的功能从“行血”扩展为“行血气”,同时,根据血气的功能又分化为“营气”和“卫气”。营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分布于血脉之中,随血液循环营运于全身,滋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卫气由水谷精气中...[继续阅读]

针灸科难病

从“十一脉”到“十二经脉”

    早在《内经》之前,汉墓出土的古医书《脉书》中即载有“十一脉”,从中可以探究“十二经脉”的早期面貌,两相对比,可以了解经络理论的形成过程。《脉书》中“十一脉”是在砭石和灸法的应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内经》中“十...[继续阅读]

针灸科难病

从《灵枢·经脉》谈经络学说的发展

    《灵枢·经脉》系统论述了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的循行路线和主治病证,这是经络理论的经典文献,也是针灸学理论的基础,临床诊病和针灸施治都不能脱离这一中心。这一篇是记载经络学说的重要章节,包括了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的内...[继续阅读]

针灸科难病

四肢部的基本腧穴——五输穴

    五输穴从四肢远端开始,分别有井、荥、输(原)、经、合五个穴,是用水流的特点来比拟经气的大小流经的关系。所谓“井”就是地下出水,源头的意思,并不是深打井的概念;流经的是“荥”,水流比较大了;能运输的是“输”,说明水流渐...[继续阅读]

针灸科难病

躯体部要穴——脏腑部位与俞、募穴

    五脏六腑位于胸腹腔,其病证与胸腹部和背腰部相对应。在背腰部各有脏腑的一对“俞”穴,在胸腹部各有一对或一个(正中线上穴位)“募”穴。“俞”字上面的三角象征前进的方向,“月”是船,立刀象征水流,所以“俞”有疏通的意思...[继续阅读]

针灸科难病

经络腧穴理论的基本要义

    1.内外相应内脏的病痛可以反映到外面来,在经络的某一部位出现异常表现。如心肌梗死、心绞痛时,可出现心前区及左上臂尺侧有痛感;患胆囊炎、胆结石时,可出现右肩背部疼痛;患阑尾炎时,初期可出现脐周围或上腹部疼痛。这些病象...[继续阅读]

针灸科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