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诊合参,尤重望诊中医治疗疾病,以望、闻、问、切四诊为工具,对患者先做系统周密的调查,诊察邪正双方消长的情况,才能对疾病做出比较正确的结论。《素问·征四失论》说:“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1)四诊合参,尤重望诊中医治疗疾病,以望、闻、问、切四诊为工具,对患者先做系统周密的调查,诊察邪正双方消长的情况,才能对疾病做出比较正确的结论。《素问·征四失论》说:“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继续阅读]
张氏服膺《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之说,笃信“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从而提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的论点,在他所撰的《类经附翼·大宝论》里,强调“命之...[继续阅读]
张氏认定“阳非有余”,因而在治疗中崇尚温补,处处以顾护阳气为要务,他在《传忠录·论治》中曾说:“凡临证治病,不必论其有虚证无虚证,但无实证可据而为病者,便当兼补,以调营卫精血之气;亦不必论其有火证无火证,但无热证可据...[继续阅读]
张氏强调阳气为人生之大宝,已如前述。他所重视之阳气,实际上是指命门这一元气之根,他虽然偏重温阳,但亦十分注重元精之盛衰。他认为:“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又认为:“...[继续阅读]
(1)古代的文字和书籍早在公元前1300多年到1100多年之间的殷代,就已在“甲骨文”“钟鼎文”和“碑文”中出现医药学方面的文字,如《殷墟文字》乙编984片中记载着“疛”字。汉代高诱说:“疛,腹疾也。”先秦时代的各种书籍,如“六...[继续阅读]
(1)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贯穿整个医学体系对于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辞源》称它是“研究宇宙万有之原理原则之学”。从原始社会起,人类在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经过漫长的历史,逐渐认识到宇宙间万有之原理原则。当时最突出而...[继续阅读]
岳老根据喻昌“先议病,后用药”的原则,对所治患者的脉象、舌苔、症状,以及饮食起居等详加审查,然后果断下药。观其用“清化湿热为主治疗尿路结石并左肾功能消失证”一案,患者男性高年“石淋”频发,1958年曾排出过结石,1961年...[继续阅读]
岳老对“尿路结石并肾功能消失一证”治至中途,患者出现“阳痿”,却不用扶阳温补之品,仅佐入“全当归9g”“以振衰其痿”,不数剂“性功能恢复正常”。在大剂清化湿热之中,增加甘补辛散、苦泄温通之“当归”,使之补中有行,补...[继续阅读]
岳老对于肾病的治疗,大多使用甘温益气、扶阳温肾之方。案例如以“调和脾胃方剂治疗肾炎”、以“温化肾阳法治疗慢性肾炎肾变期水肿”、以“真武汤、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尿毒症”、以“补中益气汤治疗长期尿血”等。有关滋腻...[继续阅读]
曾有一男孩,因受惊恐而致手颤不休,两目远视模糊,他医按“风”治,西医给予镇静剂3年未效,乃求治于岳老。岳老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恐伤肾”,肾“在志为恐”及《素问·举痛论》“恐则精却”的论述,抓住患儿的病因是由...[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