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中医名方 > 列表
中医名方 共有 80 个词条内容

(六) 归脾汤(丸)

    归脾汤首见于宋代严用和的《济生方》,是补益心脾、宁心安神的著名方剂。针对脾气不足,心血亏损而致气血两虚证而设。由人参15g、白术30g、茯神30g、黄芪30g、龙眼肉30g、酸枣仁30g、木香15g、当归3g、甘草8g、远志3g(当归、远志是...[继续阅读]

中医名方

(七) 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见于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原用于治疗伤寒里虚证。以气血不足,心神失养,血行不畅之脉结代、心动悸为主症。由炙甘草12g、党参12g、生地30g、桂枝9g、麦冬9g、火麻仁9g、阿胶(冲)9g、生姜12g、大枣4枚组...[继续阅读]

中医名方

(八) 六味地黄汤(丸)

    六味地黄汤首见于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由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化裁而来。钱乙在治疗小儿病后阴虚、肾水不足时,去助阳之桂、附(因小儿纯阳,无须补阳)而得名。由熟地24g、山药12g、山茱萸12g、茯苓9g、泽泻9g、牡丹皮9g组成。...[继续阅读]

中医名方

(九) 一贯煎

    本方为清代魏玉横创制,见于《续名医类案·心胃痛门》,清代王孟英将其方收入《柳州医话》。魏氏认为:一贯煎可统治胁痛、吐酸、癥瘕和一切肝病。由沙参9g、生地9g、枸杞子9~18g、川楝子4.5g、麦冬9g、当归9g组成。有滋阴疏肝作...[继续阅读]

中医名方

(十) 金匮肾气丸

    肾气丸首见于汉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针对肾阳不足之证而设。由附子3g、桂枝3g、熟地24g、山茱萸12g、山药12g、泽泻9g、牡丹皮9g、茯苓9g组成。后世多用肉桂易桂枝,增强温补肾阳之功能。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腰痛,下半...[继续阅读]

中医名方

(一) 半夏厚朴汤

    本方始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解释其临床症状说:“咽中如炙肉脔者,此是胸膈痰结,与气相搏,逆上咽喉之间,咽之不下,吐之不出。”此证俗称“梅核气”...[继续阅读]

中医名方

(二) 旋覆代赭汤

    本方始见于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原为太阳病经过发汗或吐或下后,胃虚气逆作痞而设。由旋覆花(包煎)、赭石、半夏、生姜各9g,党参12g,炙甘草6g,大枣4枚组成。有益气补中、消痰散结、和胃降逆之功能。主治痰湿内阻、胃气...[继续阅读]

中医名方

(三) 四磨汤

    四磨汤见于《济生方》。由人参6g、乌药6g、槟榔9g、沉香6g组成。有行气降逆、宽胸散结作用。主治肝郁气逆证。临床以胸闷胀满、上气喘急、脉弦为应用要点。临床疗效显著。【临床新用】1.治疗萎缩性胃炎临床用四磨汤加减治疗...[继续阅读]

中医名方

(四) 天台乌药散

    天台乌药散见于《圣济总录》。由乌药12g、木香6g、高良姜9g、青皮6g、槟榔9g、川楝子12g、巴豆12g(巴豆与川楝子同炒)组成。有行气疏肝、散寒止痛作用。主治寒凝气滞之小肠疝气。现临床应用广泛。【临床新用】1.治疗腹股沟直疝...[继续阅读]

中医名方

(一) 血府逐淤汤

    本方首见于清代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是活血化淤的主要名方。根据血府产生“血淤”的理论而创立。实为血淤气滞留结胸中之证而设。由当归9g、生地黄9g、桃仁12g、红花9g、枳壳6g、赤芍6g、柴胡3g、甘草3g、桔梗4.5g、川芎...[继续阅读]

中医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