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舌诊源远流长,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就有“贞疾舌”的记载,虽然不能武断地认定这就是舌诊的起源,但起码可以说明早在距今3000年前的殷商时代,人们已经有了对于舌的观察和记载。中医舌诊大约萌芽于西周时代,到战国时期已有基...[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中医舌诊源远流长,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就有“贞疾舌”的记载,虽然不能武断地认定这就是舌诊的起源,但起码可以说明早在距今3000年前的殷商时代,人们已经有了对于舌的观察和记载。中医舌诊大约萌芽于西周时代,到战国时期已有基...[继续阅读]
舌是附着于口腔底、下颌骨和舌骨的重要肌性器官,呈扁平而长形(图1-3)。舌分为上、下两面,舌体的上面称舌背(中医习称为舌面),下面称舌底。舌面后部有一条人字形界沟,将舌分为前方的舌体和后方的舌根。舌体前端游离渐窄,形成...[继续阅读]
舌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舌和脏腑通过经络和经筋的循行有着密切的联系。心开窍于舌,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灵枢·脉度》说:“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舌...[继续阅读]
(一)望舌的体位和伸舌姿势望舌时,一般要求患者正坐,重病患者,卧位亦可,面向光源。伸舌时尽量张口,是舌体充分暴露,使舌面平展,舌体放松,舌尖略下垂,以便于观察。伸舌时要求患者自然放松,忌用拙力,以免舌体紧张,卷曲变形,伸舌...[继续阅读]
舌诊主要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和脉络等组织,《望诊遵经》称为“形容”,望舌质又可分为神、色、形、态四方面。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是舌面黏膜上皮分化和代谢的产物,古称舌胎。...[继续阅读]
舌诊是中医辨证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无论八纲、病因、脏腑、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等辨证方法,都以舌象为重要的辨证指标。正如《临症验舌法》书中所云:“凡内外杂证,亦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继续阅读]
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肿瘤恶性程度高、临床进展迅速,且极易发生浸润转移,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多已进入中、晚期,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故早期诊断是提高肝癌预后的最关键因素之一。肝癌是否具有诊断价值的特异性舌象,一直是一...[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