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心内科临床护理与护理技术 > 列表
心内科临床护理与护理技术 共有 213 个词条内容

一、窦性心动过速

    1.临床表现。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100次/分,为窦性心动过速。通常逐渐开始和终止,频率大多在100~150次/分,偶有高达200次/分。刺激迷走神经可使其频率逐渐减慢,停止刺激后又加速至原先水平。窦性心动过速可见于健康人吸烟、...[继续阅读]

心内科临床护理与护理技术

二、窦性心动过缓

    1.临床表现。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常同时伴有窦性心律不齐(即不同PP间期的差异大于0.12s)。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与睡眠状态。其他原因包括颅内疾患、严重缺氧、...[继续阅读]

心内科临床护理与护理技术

三、窦性停搏

    窦性停搏或窦性静止是指窦房结在一个不同的长短时间内不能产生冲动。导致心房及心室电活动和机械活动暂停或中断的现象。1.临床表现。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颈动脉窦过敏均可发生窦性停搏。此外,急性心肌梗死、窦房结变性与...[继续阅读]

心内科临床护理与护理技术

四、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由于窦房结或其周围组织的器质性病变,导致窦房结起搏和(或) 传导功能障碍,引发以心动过缓为主要特征的多种心律失常,并引起相应症状体征的临床综合征。1.病因。(1) 心脏病变损害窦房结。(2) 窦房结周围神经...[继续阅读]

心内科临床护理与护理技术

五、护理措施

    1.休息与体位。(1) 对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良性心律失常患者,鼓励其正常生活和工作,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避免过度疲劳。(2) 当心律失常发作导致胸闷、心悸、头晕等不适时,指导患者采取高枕卧位、半卧位或其他舒适体位,尽量避免...[继续阅读]

心内科临床护理与护理技术

一、房性期前收缩

    (一) 定义激动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的任何部位的一种主动性异位心律。(二) 临床表现房性期前收缩可以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心悸、心搏停顿感等,部分患者可无任何不适,心脏听诊可闻及心律不齐,提前出现的心搏伴有第一...[继续阅读]

心内科临床护理与护理技术

二、房性心动过速

    (一) 定义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根据发生机制与心电图表现的不同,可分为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与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3种。自律性与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常可伴有房室传导阻滞,被称为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的阵发...[继续阅读]

心内科临床护理与护理技术

三、心房扑动

    (一) 定义心房扑动简称房扑,是一种快速异位心律失常,发生于心房内、冲动频率较房性心动过速更快的心律失常。(二) 临床表现房扑发作时症状主要与房扑的持续时间、发作时心室率及是否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有关。如阵发性或持续...[继续阅读]

心内科临床护理与护理技术

四、心房颤动

    (一) 定义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总的发病率为0.4%,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以达到100~160次...[继续阅读]

心内科临床护理与护理技术

一、临床表现

    1.症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症状除受原有心脏病及心脏功能状态的影响外,还取决于阻滞的程度及部位。(1) 无症状:见于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此型预后良好)、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或某些慢性间歇性房室传导阻滞者。(2) 有症状:二度Ⅱ...[继续阅读]

心内科临床护理与护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