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常位于心肌或心包腔内,由于其浸润性生长特性,也可突入到心脏之内。恶性肿瘤的定性需术后或尸检的病理诊断。在切面超声图像上恶性肿瘤的基底广泛,与心壁关系密切,一般无活动度。常引起不同程度的心包积液,积液多为...[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恶性肿瘤常位于心肌或心包腔内,由于其浸润性生长特性,也可突入到心脏之内。恶性肿瘤的定性需术后或尸检的病理诊断。在切面超声图像上恶性肿瘤的基底广泛,与心壁关系密切,一般无活动度。常引起不同程度的心包积液,积液多为...[继续阅读]
纵隔肿瘤指纵隔原发性肿瘤,良性多见。纵隔简单地分为前纵隔、中纵隔和后纵隔。以气管和心脏为界,其前方为前纵隔,后方为后纵隔,气管和心脏所在位置为中纵隔。由于心脏位于中纵隔,其邻近的纵隔组织出现肿瘤后常对其压迫或浸...[继续阅读]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后者多见。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所致的心脏病。本章简要介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一、病因和病理病因包括支气管、肺疾病、胸廓运动障...[继续阅读]
一、人工起搏器的分类1.非同步型起搏器,如AOO、VOO,为第一代起搏器。2.同步型起搏器,如AAI、VVI、AAT、VVT等,为第二代起搏器。3.生理性双腔起搏器,如DDI、DVI、VAT、VDD,为第三代起搏器。4.房室全能型起搏器,也称全自动型,即DDD型,为第四...[继续阅读]
上腔静脉梗阻又称上腔静脉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少见。一、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上腔静脉位于右侧上纵隔,上端起于第一肋软骨下缘水平,左、右无名静脉汇合处,垂直下行,在右第一肋软骨上缘平面进入右心房,长度约7cm,其下段在心包腔...[继续阅读]
先天性心脏病的定义是出生时发现有心脏及大血管结构及功能的异常,这种异常有时在出生后很久才发现。在婴儿和儿童早期发现的先天性心脏病一般比较复杂,血流动力学改变也比较严重,其死亡率较高。在青少年或成人发现的先天...[继续阅读]
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在青少年及成人,一般单独存在。MayoClinic1960~1977年间的调查结果表明在>15岁年龄组的1495人中的发病率为21%,<15岁年龄组的3819人中的发病率为5%。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约在1:2~4之间...[继续阅读]
完全心内膜垫缺损又称完全型房室管畸形,是一种少见的心脏畸形,病变复杂,形态变异较多。病人常在早年死亡。约50%的病人伴有先天性痴呆。一、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房间隔下部的Ⅰ孔型缺损和室间隔膜部缺损连成一个共同大缺损...[继续阅读]
室间隔缺损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在许多染色体综合征如13、18、21三体综合征中,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病变。在活婴中占0.15%~0.25%。胚胎发育过程中,室间隔由三部分发育融合形成,第一部分是心尖部形成的间隔,第二部...[继续阅读]
动脉导管未闭是较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其发病率仅低于房间隔缺损。本病多见于女性,女男之比为2~3:1。胎儿期的动脉导管在出生后将经历功能闭锁和解剖闭锁两个阶段。前者时间较短,一般在出生后持续15~20小时。后者时间较...[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