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入路中,常常使用到的脑池有纵裂池、嗅池、终板池、视交叉池以及基底池等(图7-4A)。通常在结扎上矢状窦或牵开额底前部并行分离,即可到达终板池,可见前交通复合体与视交叉等解剖标志(图7-4B)。经视交叉前方的第一间隙,或者...[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前方入路中,常常使用到的脑池有纵裂池、嗅池、终板池、视交叉池以及基底池等(图7-4A)。通常在结扎上矢状窦或牵开额底前部并行分离,即可到达终板池,可见前交通复合体与视交叉等解剖标志(图7-4B)。经视交叉前方的第一间隙,或者...[继续阅读]
环池位于深部,环绕着中脑故名之。环池内神经、血管较多,其内蛛网膜结构错综复杂,分布较多,并且与前、后、上、下多个脑池交通。其复杂性使得行该部位的手术充满挑战性,尤其是动脉瘤和轴外肿瘤手术。环中脑区是一个整体概念...[继续阅读]
脑池是大脑和外侧蛛网膜之间充满脑脊液、被蛛网膜分割成各个不等的腔隙,其中包含着动脉、静脉和神经,这些脑池被蛛网膜分隔。脑脊液经第四脑室后,通过正中孔和侧孔进入小脑延髓池。脑脊液在脑池循环通过脑干周围脑池,即桥...[继续阅读]
[1]李伟光,漆松涛,彭玉平,等.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15例报告)[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8,34(6):330-333.[2]李伟光,彭玉平,漆松涛,等.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影像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继续阅读]
以成人为例,麻醉后,用三点式头钉装置(Mayfield头架)同定头部,调整患者体位。注意勿使颈部肌肉过于紧张,以免影响头部静脉回流。根据头部的旋转程度和颈部肌肉的张力,必要时可在手术侧肩部下方置一较为结实的护垫或圆枕。患者...[继续阅读]
术者切皮时,助手则用指尖掌侧面压迫切口的两侧以控制出血。为避免直接切入深部组织,宜在帽状腱膜层对皮肤边缘稍加游离(图8-1),并用Raney头皮夹将头皮全层和护皮薄膜一同夹起,但由于前额部皮肤较为薄嫩,尽量少用头皮夹为好。...[继续阅读]
根据手术要求对骨瓣进行成形。先用气动钻形成1个骨孔,缺乏经验的术者可以适当增加骨孔的数目。置入铣刀之前,首先使用Penfield3号剥离器将硬脑膜从骨孔边缘分离。如果使用线锯开颅,导板穿入时须紧贴颅骨内板,边向前推进边轻微...[继续阅读]
硬膜切开前首先用脑膜钩将硬脑膜挑起,用小的15号圆刀片分层切开,一次性全层切开有可能误伤脑组织。也可以用4-0缝线通过硬脑膜外层将硬脑膜提起,然后用11号刀片将其反转挑开(即刀刃向上而不是朝向下方的脑组织)。用小的脑膜...[继续阅读]
关闭硬脑膜之前,首先拆除将其翻转固定的缝线。用4-0缝线以2mm的针距间断或连续缝合硬脑膜,以此种方法细心缝合可使其达到水密性。遗留于硬脑膜上的小裂隙可能会具有活瓣样作用,造成脑脊液的单向溢出而导致帽状腱膜下积液,婴...[继续阅读]
颞肌和颞筋膜分层缝合,颞筋膜相邻进针点与切缘之间应具有不同的边距以避免对其造成撕裂。帽状腱膜间断缝合,采用内翻缝合法。缝合头皮时,助手仍需用指尖掌侧面压迫创缘止血,同时将切口两侧的边缘推拢以利于术者打结。为减...[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