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颖,樊剑锋.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临床儿科杂志,2006,24(6):457~4592.陈惠萍,刘红.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8,7(5):491~4933.俞桑洁.A族链球菌细菌学及其感染的诊断.临床儿科杂志,2006,24(6):445~4464.吉泽...[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1.沈颖,樊剑锋.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临床儿科杂志,2006,24(6):457~4592.陈惠萍,刘红.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8,7(5):491~4933.俞桑洁.A族链球菌细菌学及其感染的诊断.临床儿科杂志,2006,24(6):445~4464.吉泽...[继续阅读]
新月体形成的机制很复杂(图10-1),但主要有二个机制。图10-1 新月体形成机制一、毛细血管袢断裂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受到抗-GBM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刺激后,补体系统被激活,一些细胞因子(如趋化因子、黏附因子)水平增高,导致炎症细胞...[继续阅读]
一、分类根据免疫病理分为三型,也有再根据血清ANCA、抗GBM的改变,又补充二型,即五型分类法。但目前临床多采用三型分类法(见表10-1、表10-2)。表10-1 急进性肾炎的分类及临床特点表10-2 RPGN的免疫病理分类、常用血清学诊断指标及...[继续阅读]
一、Ⅰ型RPGN因Ⅰ型RPGN和Goodpasture病的发病机制相同,无进一步区分的意义,故同视为Ⅰ型RPGN。(一)临床表现发病有两个高峰,20~30岁和50~70岁,在我国以年轻男性多见,发病前部分病人有接触碳氢化合物(如汽油)的病史,多有“上感”样前...[继续阅读]
1.周长华,蔡林祥,陈建祥,等.新月体肾炎20例临床和病理分析,临床内科杂志,2007,24(3):195~1972.张松照.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免疫学诊断,新医学,2006,37(10):682~6833.王海燕主编.肾衰竭.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80~1904.周春雷,陆...[继续阅读]
1.毕增祺.应该被废弃的诊断名词-“隐匿性肾炎”和“隐匿性肾小球疾病”.中华肾脏病杂志,2007,23(4)207~2082.卢立肖,陈晓英,杨宇真.儿童隐匿性肾炎的临床和病理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8(2):87~893.俞东容,胡云琴,李亚好,等...[继续阅读]
一、临床表现由于病因和病理类型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诊断时应注意。由急性肾炎迁延不愈而转入慢性者临床上并不多见,大部分患者起病即为慢性肾炎,也有少数是由隐匿性肾炎反复发作或加重后转变而来的。继发性者除有...[继续阅读]
慢性肾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见图12-2。图12-2 慢性肾炎综合征的常见疾病一、原发性慢性肾炎(一)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过去认为15%~20%的急链后肾炎迁延不愈,1年后可以转化为慢性肾炎,其病理也由毛内增生转化为系膜增生,极个...[继续阅读]
一、发病机制肾病综合征为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改变而引起的以大量蛋白尿为特征的症候群(图13-1)。图13-1 肾病综合征时病理生理变化(一)蛋白尿主要为白蛋白,也可伴有大分子的其他蛋白,除微小病变外多为非选择性...[继续阅读]
一、微小病变(minimalchangedisease,MCD)是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电镜下以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弥漫性融合和足突隔孔膜消失为特点的一组疾病。因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和尿中发现有脂质,故又称为类脂性肾病(Lipoidnephrosis)。是小儿肾病综合...[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