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和复发性的子宫内膜癌以激素及化疗等姑息治疗为主,近年由于40岁以下的患者逐年增加,其中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要求保留子宫,因此激素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临床应用也取得了较大进展。[5](1)子宫内膜癌激素治疗...[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晚期和复发性的子宫内膜癌以激素及化疗等姑息治疗为主,近年由于40岁以下的患者逐年增加,其中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要求保留子宫,因此激素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临床应用也取得了较大进展。[5](1)子宫内膜癌激素治疗...[继续阅读]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是子宫内膜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占子宫内膜癌的1%~10%。1947年Navak等首次报道,1982年Lauchla等首次制定细胞病理诊断标准,认为其是子宫内膜癌的一种亚型。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子宫肿瘤分类中正式命名为UPS...[继续阅读]
(1)手术治疗 一般认为,对早期子宫内膜癌[Ⅰa期、高分化(G1)],全子宫和双附件切除被认为是标准的手术方法。对Ⅰa期G2、G3和Ⅰb期子宫内膜癌应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子宫内膜癌的复发...[继续阅读]
关于腹膜后淋巴结是否常规切除目前仍然有争议,有学者认为早期子宫内膜癌很少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可不必一律切除,但有些学者认为腹膜后淋巴结切除对任何期别、任何病理分级的子宫内膜癌均有益,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腹膜后淋巴...[继续阅读]
近年来由于子宫内膜癌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文献报道小于40岁患者所占比例由1%~8%增至13.3%。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保留生育功能性手术和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对生育年龄的妇女做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应相当谨慎,因为此病...[继续阅读]
孕激素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主要药物,为非细胞毒性药物,安全性高,而毒性很少。常用药物为醋酸甲羟孕酮(MPA,200~400mg,每日一次)和醋酸甲地孕(MA,160mg,每日一次),其作用机理为:① 对ER产生降调节作用、增加孕激素受体亚型(PR-A和PR...[继续阅读]
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和病理分期与其预后及疾病的复发密切相关,这也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主要因素。病理组织分级、肌层浸润深度、病理类型、年龄、淋巴血管间隙的浸润、淋巴结的累及都与患者的预后有关,其他包括细胞增殖的...[继续阅读]
子宫内膜癌复发大多数发生在诊断后的3年内,有90%发生在5年内。以部位来看,有一半的复发发生在骨盆腔及阴道;骨盆腔以外的复发则以肺部、上腹部、骨骼比较常见。局部复发可采用手术、放疗或两者相结合之方法。可切除的大的病...[继续阅读]
子宫内膜癌术后监控随访[36]:前两年每3个月随访一次,第三年至五年每6个月随访一次,之后每年返诊一次。阴道细胞学检查每6个月一次连续2年,之后每年一次。胸部X线检查每6~12个月一次连续2年,之后每年一次;怀疑复发时进行CT或者...[继续阅读]
Ⅰ期子宫内膜癌应施行手术分期,术式为经腹筋膜外子宫切除术及双附件切除术,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和(或)取样术。需要注意的问题有:① 筋膜外子宫切除术应完整切除宫颈,不强调宫旁及阴道切除。② 术中剖视子宫,检...[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