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肿瘤CT及MRI > 列表
肿瘤CT及MRI 共有 159 个词条内容

一、CT检查方法

    (一)平扫(plainCTscan)平扫是肿瘤CT检查的基础检查方法,部分肿瘤通过平扫即可得到诊断。扫描体位一般采取仰卧位,扫描范围应包括整个病变累及脏器;若怀疑恶性肿瘤或进行肿瘤分期时应扩大扫描范围,以免遗漏病变。常规非螺旋CT扫描...[继续阅读]

肿瘤CT及MRI

二、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

    (一)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自1998年多层螺旋CT问世以来,探测器由双层发展到4层、8层、16层、32层、64层、128层至最新的256层,与单层螺旋CT相比设计理念发生了重大转变,即获得薄层CT图像,单层螺旋CT是通过改变准值器的宽度实现的...[继续阅读]

肿瘤CT及MRI

一、MRI特点及优势

    1.多参数成像 目前临床使用的MRI系统主要是用于检测人体组织中氢质子密度的空间分布及其弛豫时间。人体组织1H有3个MR特性,组织的质子密度、T1弛豫时间、T2弛豫时间。人体正常和病理组织三者之间有一定差别,所产生的信号也各...[继续阅读]

肿瘤CT及MRI

二、MRI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

    1.自旋回波序列(spinecho,SE) 自旋回波序列是MR检查最基本、最常用的序列。可获取3种性质不同的图像:T1WI像(T1WI)、T2WI像(T2WI)和质子密度加权像(PDWI)。用于颅脑、头颈部、骨关节、软组织、脊柱、脊髓等部位的组织结构及病变显示。...[继续阅读]

肿瘤CT及MRI

参考文献

    [1]李果真,戴建平,王仪生.临床CT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57-259.[2]周康荣,螺旋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42-60.[3]杨正汉,冯逢,王霄英.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03-146.[4]邹利光.MR成像技术的进...[继续阅读]

肿瘤CT及MRI

一、环境致癌因素及致癌机制

    (一)化学致癌因素20世纪初期,日本人山极和市川用煤焦油涂抹兔子的耳朵,成功地诱发了局部的皮肤癌,引起了对化学致癌物进行实验研究重视。目前已证明1000多种化学物质能诱发动物肿瘤。化学致癌物与靶组织细胞中关键物大分子相...[继续阅读]

肿瘤CT及MRI

二、影响肿瘤发生、进展的内在因素

    肿瘤的发生、发展不仅与外界的致癌因素作用相关,而且与机体的内在因素关系密切。研究表明人类对致癌物暴露作用产生的生物效应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这些内在因素的作用是复杂的,关于此方面的问题尚未明确。目前已知的机体...[继续阅读]

肿瘤CT及MRI

一、影响肿瘤生长的因素及肿瘤生长方式

    肿瘤的形成是由一个转化细胞不断增生繁衍所致的。一个典型的恶性肿瘤的自然生长史可分为4个阶段:首先一个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然后转化的细胞克隆性增生,再产生局部浸润,此后出现远处转移。在这个过程中恶性转化细胞的内在因...[继续阅读]

肿瘤CT及MRI

二、肿瘤的扩散

    具有浸润性生长的恶性肿瘤,不仅可以在原发部位继续生长、蔓延(直接蔓延)而且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转移)。肿瘤的扩散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一)直接蔓延随着肿瘤的不断长大,瘤细胞常常连续不断地沿着组织...[继续阅读]

肿瘤CT及MRI

一、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良性肿瘤由于分化较成熟,生长缓慢,无浸润和转移,一般对机体影响较小。但因其发生部位或有相应的继发改变,有时也可引起较为严重的后果。主要表现为:1.局部压迫和阻塞 这是良性肿瘤对机体的主要影响,如消化道良性肿瘤(如突...[继续阅读]

肿瘤CT及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