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肿瘤临床 > 列表
肿瘤临床 共有 954 个词条内容

中心静脉置管术

    由于细胞毒性因子的静脉毒性、血管壁反复穿刺等原因,造成周围静脉损伤,经周围静脉途径进行输液常受到限制,中心静脉置管术是肿瘤治疗过程中常用的技术之一,中心静脉插管具有操作简单、损伤较小、可以多次使用、保留时间长...[继续阅读]

肿瘤临床

皮下埋藏式给药泵

    皮下埋藏式给药泵由一个可植入皮下的、带有硅胶隔膜的药物泵,以及一根单腔或双腔硅胶管组成。好的给药泵可注射1500~2000次而不发生漏液。可用手术方法将给药泵埋植在皮下,相连的导管则在穿刺针和导丝的引导下放入锁骨下或...[继续阅读]

肿瘤临床

动脉导管

    肝动脉导管(HPI)在临床上实验性治疗肝转移瘤已有15年以上的历史。应用HPI对肝转移瘤靶向化疗取得较好的效果。肝转移瘤的血液供应大部分来自肝动脉,经肝动脉给药,可大大提高肝转移瘤内的药物浓度,另外,经肝动脉给药可以避开全...[继续阅读]

肿瘤临床

参考文献

    左文述,徐忠法,刘奇主编.1996.现代乳腺肿瘤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15徐忠法,左文述,刘奇主编.1993.现代肛肠肿瘤外科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7徐忠法,徐兆龙.1994.肿瘤外科的现在、过去和将来.当代肿瘤学杂志,(2)67~...[继续阅读]

肿瘤临床

放射肿瘤学的概念

    放射肿瘤学是通过电离辐射作用对良、恶性肿瘤和其他一些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专业学科。放射肿瘤学以放射物理、放射生物学为基础,同时临床放射肿瘤学医师还需对患者的诊断及分期有全面的了解,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决定最优...[继续阅读]

肿瘤临床

放射肿瘤学发展大事记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Röntgen在实验中偶然发现了具有穿透力的X射线。1898年,Curie夫妇从含镭沥青矿中首次提炼出天然放射性元素镭。1899年,由于当时对放射损伤及防护一无所知,在研究人员中,由于超量接触放射线而发生了手部...[继续阅读]

肿瘤临床

肿瘤局部控制的重要性

    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原发肿瘤局部治疗失败的病例中,肿瘤远地转移率上升。Fuks等人分析了679例接受组织间近距离放疗后的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观察结果,发现局部肿瘤控制的病例其15年无远出转移存活率是77%,而局部肿瘤未控者15年...[继续阅读]

肿瘤临床

放射治疗的疗效

    表1-3-3列出了几种常见肿瘤的放疗疗效,从表中可以看出,自高能射线应用之后,绝大多数肿瘤的疗效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我们也知道,不同肿瘤、同种肿瘤不同期别的放疗疗效有着很大的区别。研究表明,不同肿瘤的放射敏感性不...[继续阅读]

肿瘤临床

放射治疗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一)放射治疗的目的1.恶性疾病的根治性治疗:根治性放疗的目的是将恶性肿瘤细胞的数目减少至可获得永久局部肿瘤控制的水平。照射体积应该包括已经被证实的肿瘤、可能存在肿瘤病变的亚临床播散范围。如果肿瘤已被切除,对残...[继续阅读]

肿瘤临床

放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孙燕院士曾经给综合治疗下了如下定义:“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势,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近年来很多肿瘤疗效的提高均得益于综合治疗模式...[继续阅读]

肿瘤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