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肠梗阻是指在手术后出现的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腔而引发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为以腹痛、腹胀、呕吐、排便排气停止等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术后肠梗阻按照其临床表现主要可考虑炎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机...[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术后肠梗阻是指在手术后出现的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腔而引发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为以腹痛、腹胀、呕吐、排便排气停止等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术后肠梗阻按照其临床表现主要可考虑炎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机...[继续阅读]
1. 心脏危险因素预测Goldman心脏高危因素计分共分5级——① 1级: 0~5分,死亡率为0.2%;② 2级: 6~12分,死亡率为2%;③ 3级: 13~25分,死亡率>2%;④ 4级: 26分,死亡率>56%。3级和4级的手术危险性较大,4级病人只宜施行急救手术...[继续阅读]
1. 评估所需的特殊检查可进行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2. 调整心血管用药(1) β受体阻滞药 围手术期使用具有心肌保护作用,术前不应停药,至少在手术前7天开始服用,使心率减慢至60次/分左右,应用至手术前...[继续阅读]
1. 椎管内麻醉主要用于下腹部手术,如妇科和泌尿外科手术,常用连续硬膜外阻滞,局麻药液分次小量注入硬膜外腔,严格控制阻滞范围,减小对血压的影响。术后可保留导管进行镇痛,效果确切,并有利于减少术后心、肺并发症。2. 全身...[继续阅读]
1. 加强监测心脏病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麻醉期间,应加强呼吸和循环功能监测,包括常规ECG、NIBP、SpO2、PETCO2及CVP和尿量,其中ECG监测中应包括Ⅱ和V5导联,以便较敏感地监测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对全身情况较差和病情较重的病人...[继续阅读]
1. 术前存在的心律失常(1) 窦性心动过速 主要与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或交感神经兴奋增加有关,如术前精神紧张,但更多见于发热、贫血、休克、缺氧、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急性心脏病变(如心肌梗死、心...[继续阅读]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WHO/ISH)于1999年制定了高血压的新定义: 在未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现血压虽未达到上述水平,亦应诊断...[继续阅读]
Ⅰ级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危险性与血压正常人无明显区别,但术中易发生血压波动。Ⅱ级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危险性增加,但与术前血压控制程度有关。对药物治疗的反应较好,一般来说,麻醉处理多无太大困难。Ⅲ级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危险...[继续阅读]
1. 术前检查(1) 血压,入院后每天测血压至少2次,掌握基础血压水平,以便及时调整药物治疗。(2) 检查ECG以了解心肌供血及心律情况。(3) 对Ⅱ期高血压者,应检查超声心动图,以了解心脏结构、大小及左室收缩舒张功能。(4) 肝肾功...[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