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起源与萌芽

    中国传统医药学源远流长,早在50万年前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长期同自然灾害、猛兽、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开始了原始的医疗保健活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约16万余片,据不完全统计,其中载病的有323片,415辞,包括20余种疾病的名......查看详细>>

标签: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第二节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理论的奠定与临床经验的初步形成

    战国至三国(公元前475~公元280年)是我国封建制度确立、巩固和发展的上升时期。受当时社会大变革的影响,文化上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高潮。在这种形势的影响下,医疗活动不断增加,医家们在逐渐总结、积累防病治病医......查看详细>>

标签: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第三节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发展

    两晋经隋至唐代(公元265~907年)是我国医学理论、药物学、方剂学及临床各科全面发展的时期,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也得到了发展。两晋南北朝,战事连绵,政局动荡,但文化南迁和佛道两教的兴盛,也促进了医学的发展,这一时期,不少医家......查看详细>>

标签: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第四节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日臻成熟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发展到宋金元时代(公元960~1368年)已有良好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金元四大家的学术争鸣开创了中医耳鼻咽喉科的新局面,也丰富了耳鼻咽喉科学的内容。宋代为加强医疗管理,改进了体制,把医药行政与医学教......查看详细>>

标签: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第五节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兴旺

    明至清代鸦片战争(公元1368~1840年),随着中医学各科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也处于历史上的兴旺时期。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对耳鼻咽喉病证的理论认识和临床实践有了新的提高。明·朱主编的《普济方......查看详细>>

标签: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第六节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飞跃

    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世纪(1949~2000年),特别是近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医政策的指导下,中医耳鼻咽喉科从无到有,得到了迅速发展。首先是高等医学教育的开展和各级医疗机构的建立,为中医耳鼻咽喉科新局面的开创,起到......查看详细>>

标签: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第一节 中医耳鼻咽喉科范围

    祖国医学历史悠久,医事制度上的分科变革较多,耳鼻咽喉科范围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从最早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耳鼻咽喉病证的零星记载,经公元前3世纪前后《内经》中有散在的耳鼻咽喉病证的描述,到隋朝《诸病源候论》......查看详细>>

标签: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第二节 中医耳鼻咽喉科病证的分类、命名及特点

    中医耳鼻咽喉科范围较广,病证较多,有其独特的疾病分类、命名及特点,现概述如下。一、分类耳鼻咽喉科病证的分类,因其部位的明显区别,从古至今都按病位分为耳科病证、鼻科病证、咽喉科病证。如最早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疾自......查看详细>>

标签: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第一节 耳鼻咽喉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耳鼻咽喉位于头面部,是人体与外界联系的重要器官。头为清阳之气上出之处,故耳鼻咽喉均属清窍。诚如冯楚瞻在《锦囊秘录》中所言:“人身有九窍。阳窍七,耳、目、口、鼻是也;阴窍二,前后二阴是也。阳气走上窍,阴气走下窍”。......查看详细>>

标签: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第二节 耳鼻咽喉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耳鼻咽喉科疾病是由于致病邪毒侵犯,使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失调,发生病理变化而致,当机体正气旺盛时,邪气则不易侵犯,故《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此外脏腑......查看详细>>

标签:中医耳鼻咽喉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