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鼓师。河北省冀县人。7岁随父在梆子班学习锣鼓。及长,曾佐梆子演员十三红、玻璃翠、崔灵芝等人演出。后又从京剧鼓师郭德顺、鲍桂山等学艺。曾与程砚秋、杨小楼、梅兰芳、王凤卿、余叔岩、谭小培、郝寿臣、孟小...[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京剧鼓师。河北省冀县人。7岁随父在梆子班学习锣鼓。及长,曾佐梆子演员十三红、玻璃翠、崔灵芝等人演出。后又从京剧鼓师郭德顺、鲍桂山等学艺。曾与程砚秋、杨小楼、梅兰芳、王凤卿、余叔岩、谭小培、郝寿臣、孟小...[继续阅读]
京韵大鼓演员。北京人。自幼从父白晓山学艺,后又向鼓王刘宝全的弦师韩永禄和长兄白凤岩学艺。12岁参加宝全堂艺曲改良杂技社演唱京韵大鼓。14岁拜刘宝全为师,经过5年刻苦学习,学唱了刘派京韵大鼓的《长坂坡》等23个曲目。...[继续阅读]
曲艺弦师、曲艺音乐作曲家、三弦和北派琵琶演奏家。北京人。8岁随父白晓山学弹三弦,15岁拜韩永先为师,并向著名弦师韩永禄学艺。由于他刻苦练功,不久便以出色的演奏技巧享誉曲坛。他虚心好学,成名后仍多方求教问艺,曾...[继续阅读]
粤剧演员,工小生。原名陈荣,号少波。广东顺德县人。19岁在天演台班学戏,师事郑君可、吴有山。初搭民寿年、汉天乐、华天乐等班演出,后为省港名班国丰年台柱,与小生聪、千里驹齐名。1925年应美国三藩市(旧金山)大中华戏院...[继续阅读]
白族戏曲剧种。原名"吹吹腔",流行于云南西部洱源、云龙、大理、漾濞、鹤庆、剑川等白族聚居地区。"吹吹腔"与明代的弋阳腔有渊源关系。从现存的戏台、手抄剧本、脸谱集等资料来看,清乾隆年间就已在这一带流行,光绪年间...[继续阅读]
京剧作品。1958年,马少波、范钧宏根据贺敬之、丁毅同名歌剧改编,中国京剧院演出。剧本1959年收入《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北京市卷》。叙述陕北某地的地主黄世仁于除夕之夜,逼迫佃户杨白劳将独生女喜儿顶租。杨白劳悲愤交加...[继续阅读]
元代杂剧作家。字太素,号兰谷,初名恒,字仁甫。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人。父白华,金哀宗时任枢密院判官。白朴8岁时,汴京(今开封)陷于蒙古军队,母亲张氏遭难,白华已随金哀宗出奔归德(今河南商丘)。白朴由父执元...[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