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一开始就说: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2007-08

这八句的意思是说:人刚出生,其本性是善的。人与人的本性,原本相近,差别不大,但经过后天的学习,差别可就大了,相差就远了。如不对其进行教育,其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的方法,除家庭教育,环境选择外,最好是请专门负责教其的老师。
这是孟子的观点。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鲁国邹(故址在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三十里)人。他出生于没落贵族,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名伋) 的再传弟子。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后人公认为儒家正统,与孔子齐名,并称“孔孟”。他曾游历齐梁等国,不被统治者所用,退而与弟子著书讲学,著有《孟子》一书。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说: “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 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 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在《告子》中说: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sang额、脑门子); 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 人性的善良,就像水性的向低处流。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但是,若用力拍水,可使水跳得高过头顶; 若用水斗淘水,可使流水改变方向向山里流。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是形势使它这样的。人干坏事,是其善良本性的改变,也是客观环境条件造成的。
可是,另一位儒家大师荀子,却认为人性是恶的。
荀子(约前313—前238年),名况,时人称他为荀卿,汉人避宣帝刘询讳,称为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他学识渊博,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论家、教育家、文学家。他在十五岁时就到齐国游学。齐国有个设在都城(故址在今山东省临淄)稷门(西门)外的稷下学宫,是当时文化学术的中心,是各学派聚集和百家争鸣的集中地。荀子本人是儒者,在这里受了各学派的思想影响,特别是道家和法家的影响。他在稷下学宫的时间很长,曾三次为祭酒 (学宫领袖)。他虽从事学术活动,但也没有放弃他那用王道统一天下的政治理想。他把希望寄托在当时变法图强的秦国,并打破“儒者不入秦”的惯例,前往秦国访问; 因秦国不重视儒者,没被任用;但他的学生李斯后来被重用了。他回到赵国,在赵孝成王前和临武君讨论军事问题,这时他年纪已经很大了。后来他应楚国春申君黄歇的邀请,去做楚国的兰陵(故址在今山东省枣庄市东南六十来里)令;春申君死后,荀子被免官家居,著书终老于兰陵。其著述称《荀子》。
《荀子》最初是由汉朝刘向校定的,称为 《孙卿新书》(为避汉宣帝刘询讳,改“荀”为“孙”),唐代杨惊(音jing或liang)作注时改称《荀子》。刘向所校对的荀子著作322篇,他去掉了其中的重复部分,仅留下了32篇: 1劝学、2修身、3不苟、4荣辱、5非相、6非十二子、7仲尼、8儒效、9王制、10富国、11王霸、12君道、13臣道、14致士、15议兵、16强国、17天论、18正论、19礼论、20乐论、21解蔽、22正名、23性恶、24君子、25成相、26赋、27大略、28宥坐、29子道、30法行、31哀公、32尧问。
荀子在《性恶》 中说: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 (①不真实的,假的; ②伪通为,人为的)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 (hao)利焉(语气词,表肯定和停顿),顺是 (此,指人的本性),故争夺生而忠信亡 (丧生、丢掉)焉; 生而有疾恶 (wu忌妒)焉,顺是,故残贼 (伤害忠诚老实人)生而忠信亡焉; 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 (等级制度道德规范)亡焉。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从 (通纵、放纵)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 (符合)于犯分 (名分,等级制度)乱理而归于 (导致)暴(暴乱)。故将有师法之化(学习遵守理法的教化)、礼义之道(通导、引导),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社会安定称“治”,治与乱相对)。用 (拿)此观之,然则 (那么)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关于人性,孟子和荀子各持己见,其实都不正确。一个人刚出生,其本性既不善也不恶,至于其以后的善与恶,是与其家庭教育、在校学习和周围环境有密切关系的,甚至起着决定作用。用知识分子的话说,就是 “挨金者赤,近墨者黑”,用工农大众的话说,就是 “守着好人学好人,守着巫婆学下神”,其性善性恶,皆非先天所有,而都是后天形成的。
尽管在人性善恶上孟子和荀子持对立态度,但对人的后天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二人的看法是相同的,都非常重视。所以《三字经》的编者说:



更多同类【三字经】......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