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美学通史 > 列表
中国美学通史 共有 67 个词条内容

三、司马光的文用论:有益于用、重在讽谏

    在范仲淹的倡导下,北宋中后期,儒家中兴,儒道流行,士风、文风皆得以扭转。一生奉行儒道的司马光,更加坚持韩、柳的“文以明道”思想,并和他所倾慕的前辈梅尧臣、欧阳修一样,在创作论上反对重词藻的形式主义,强调有内容,有功...[继续阅读]

中国美学通史

一、王安石的文用论

    王安石提出“文者,务为有补于世”(《上人书》)和“文章合用世”(《送董传》)的致用美学观。文学有补于世并不是王安石一家之见,而是唐宋八大家所共同倡导的文学观点,以此抵制六朝、五代以来华而不实的骈文。但作为政治家的...[继续阅读]

中国美学通史

二、王安石的创作论、鉴赏论

    王安石的创作论贯彻了其“文章合用世”、“文贯乎道”和“惟道之在政事”的文用论思想,以适用与否来作为创作的主导原则和鉴赏标准,尤其看重文章是否有利于国家政事。可见,“经世致用思潮不仅改变了作家的创作态度和思维...[继续阅读]

中国美学通史

三、王安石政治美学的时代意义

    王安石的政治美学思想具有高度的时代意义和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从纵向关系来说,“应该认为,王安石是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的重要人物,他对宋代文风的转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他的政治美学是站在唐代...[继续阅读]

中国美学通史

一、陈亮的事功哲学及其美学影响

    1. 反对理学空谈性命何忠礼指出:“南宋的弊病也很多……士大夫们不屑于实务而热衷于空谈。”[1]的确,当时士人受程朱理学影响,多空谈仁义、心性而耻言实用、功利。在以道德性命的自我标榜中,文章之用逐渐被忽略,造成士大夫们...[继续阅读]

中国美学通史

二、叶适的“为文关政”美学思想

    叶适是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而永嘉之学可溯源至北宋。他们最早提出了“事功”思想,主张利与义的一致性,反对道学家的空谈义理。传统儒家历来把“利”和“义”对立起来,例如,“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继续阅读]

中国美学通史

一、欧阳修“道胜文至”的审美观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晚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有《欧阳文忠公集》。他主盟当时文坛,诗词散文创作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并提出系统的文学审美理论。在书法...[继续阅读]

中国美学通史

二、梅尧臣的审美追求:平淡

    平淡作为一种审美风格在很早就已经出现,然而作为一种艺术的审美风格从理论上被加以推崇,则要到晚唐了。在魏晋以前,“淡”主要是涉及一种哲学的层面被谈及的。对“淡”最为推崇的莫过于道家。《老子》云:“道之出口,淡乎其...[继续阅读]

中国美学通史

一、苏洵的“风行水上”说

    苏洵(1009—1066),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我国北宋中期杰出的文学家,北宋古文革新强有力的推动者,著有《嘉祐集》二十卷。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极为推崇之,认为苏洵“下笔顷刻数千言,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继续阅读]

中国美学通史

二、苏轼的“辞达”论

    苏轼文章中谈“道”的地方并不多,更多的是对“理”的阐述。可以说,理与道是同一层次的概念,道就是自然万物之理。他认为:“物固有是理,患不知,知之患不能达之于口与手。”(《答虔倅俞括奉议书》)“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继续阅读]

中国美学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