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户籍制度史 > 列表
户籍制度史 共有 214 个词条内容

三、元代的户口调查登记

    “以丁为户”与“以户定籍” 史载至元八年(1271)定中原户赋时,曾发生过一场争论:元初唯时进取,所降之户因以与将士,自一社之民,各有所主,不相统摄。至是诏括户口,以大臣呼图克领之民始隶州县。时群臣共欲以丁为户,中书令耶律...[继续阅读]

户籍制度史

一、户口调查登记的时间和方法

    时间 《明史·食货志》说:太祖籍天下户口,置户帖、户籍,具书名、岁、居地。籍上户部,帖给之民。有司岁计其登耗以闻。“岁计其登耗”,显然是每年都要调查考核一次。在实行“黄册”制后,洪武二十六年(1393)又诏:凡各处户口,每...[继续阅读]

户籍制度史

二、户籍类簿册的格式与内容

    明代户籍类簿册很多,如玉牒、户帖、黄册、白册、烟门册等。还有许多与户口有关的簿册,如鱼鳞册、鼠尾册、逃户周知册等。根据有关史料,择要介绍以下几种。玉牒 明代以前的许多封建王朝,都有类似册籍,专登宗室人口情况。《...[继续阅读]

户籍制度史

三、户口的编造与保管

    用纸与书写 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洪武四年户帖看,是用麻纸书写的。至于黄册,则“俱用厚纸”,进呈册用黄纸面,布政司、府、州、县册用青纸面。造籍时,各级都有专门的书手负责填写,并有严格的要求。如“凡黄册字样,皆...[继续阅读]

户籍制度史

一、户口调查登记的时间与方法

    时间 清代户口调查,初沿明制,后改行编审之法,以后又以保甲代编审调查户口,时间期限不完全一致。在行编审法之前,一般民户情况,原则上每年都要调查上报。如《清史稿·食货志》说清初“有黄册,岁记户口登耗”。后改行编审法...[继续阅读]

户籍制度史

二、户籍类簿册的主要内容

    清代户籍类簿册也很多,内容不完全相同。根据有关史料,简介以下几种。玉牒 与前代一样,玉牒登记宗室人口。《清史稿·职官志》说玉牒的主要内容是:序录子女嫡庶、生卒、婚嫁、官爵、名谥。《钦定大清会典·宗人府》则有较详...[继续阅读]

户籍制度史

三、户籍的编造与保管

    清代户籍的编造与保管,大体与明代相同。略需说明的,是户籍的编造,一般以甲为单位进行。即甲长把一甲内户口情况汇总后,上报县。县审订后,别造一总册上报府。府审订后,别造一总册上布政司。布政司汇齐所辖府县报册后,别造总...[继续阅读]

户籍制度史

一、商代

    从殷商甲骨文、《易》卦爻辞及《尚书》等文献中,可以看出商代社会的阶级划分,大概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当时的贵族阶级,包括所谓天子、帝、王、公、侯、大人、君子、卿、史、巫、卜、邦伯、师长、吏等;第二层为本族内的自...[继续阅读]

户籍制度史

二、西周

    西周社会的性质史学界尚有争议。从有关史料和西周金文看,其社会成员大致也可分为三个层次,即贵族或领主阶级,包括天子、诸侯、大夫、士等类人员;农奴阶层,包括农人、夫、农夫、众人、庶人、庶民、野人等不同称谓的人员;奴...[继续阅读]

户籍制度史

三、春秋战国

    商人赘婿不得立户 云梦秦简中,有这样一条简文:廿五年闰再十二月丙午朔辛亥,告相邦:民或弃邑居壄(野),入人孤寡,人妇女,非邦之故也。自今以来,叚(假)门逆吕(旅),赘婿后父,勿令为户,勿鼠(予)田宇。三枼(世)之后,欲士(仕)士(仕)之...[继续阅读]

户籍制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