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肃是第一个真正的乱后学者,这个乱后学者的谱系始于萧颖士、李华。梁肃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写作,当时的朝廷,正像他所说的,“以人文化成天下”,而不是单纯地依靠军事手段。[1]然而,虽然上古时代表明有可能将文章、政治决策和...[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梁肃是第一个真正的乱后学者,这个乱后学者的谱系始于萧颖士、李华。梁肃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写作,当时的朝廷,正像他所说的,“以人文化成天下”,而不是单纯地依靠军事手段。[1]然而,虽然上古时代表明有可能将文章、政治决策和...[继续阅读]
文章的复古,要求学者作为个人,通过他们的文学写作为公共道德负责。8世纪70年代这一代文学士大夫,一致认为文学事业必须是一项道德事业,但是他们不接受梁肃关于道的观念。公众和个人道德的基础是什么?它如何与文献遗产以及他...[继续阅读]
这一节的主题是韩愈关于文和道的看法,这些看法并没有囊括韩愈这个人的全部。[1]他的作品不论是关于国家大事,日常琐事,还是关于想象之物,通过这些作品,他都树立了一种个性,这种个性对于一个真实的人是可信的。他的著作是有...[继续阅读]
在798年的一次书信往来中,张籍请求韩愈不要再写游戏文章,将他的文学才能转向写作关于圣人之道的文章以便教育其他人。对这两个请求,韩愈都拒绝了。对于张籍来讲,韩愈的地位意味着他没有其他选择。韩愈曾经和他的同道讨论过...[继续阅读]
张籍在798年谈到,他看到韩愈的文学游戏和他宣扬的学说之间有一种不协调。柳宗元也认为,像韩愈这样有志趣的人,不应该写作像《毛颖传》这样的轻浮和稀奇古怪的作品,至少在柳宗元看到这里面的严肃主旨之前,他认为韩愈不应该这...[继续阅读]
只有在作家个人理解了圣人之道,并且创造性地将那些价值观付诸实践的时候,从事文学才成为一项道德事业,这样的看法在韩愈那个时代的文士中流传开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想到韩愈所说的圣人之道。有些人,比如韩愈的后学李翱和...[继续阅读]
在10世纪最后几十年,人们急于表明,军事统治行将结束,对于他们来讲,太宗用文学之学招引士人,“以文广取士人”,[1]与其用士人为官来重建文臣对武人的统治,完全是一致的,正像司马光(1019—1086)后来指出的,太宗希望“兴文教、抑武...[继续阅读]
在宋代最初的三朝中以写作和学术赢得声名的众多士人,其中有些是五代朝廷学者,被宋代朝廷吸收,其他一些是宋代及第的朝廷学者,还有一些主要任职于地方政府。[1]几乎没有人愿意仅仅去为权要做装点门面的侍从,粉饰其愚蠢的政治...[继续阅读]
徐铉、张咏、田锡的文章明确提出了适应时代的文与学的观点,在这些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文学和思想标准的争论,这些标准在11世纪30年代将把学者们区分成不同阵营。在终极的自然之道基础上,建立文学与典籍传统的统一,徐...[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