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证实了药物代谢酶、转运蛋白和受体的基因多态性是影响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药物基因组学可以指导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真正个体化,药物基因组学要达到提高...[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证实了药物代谢酶、转运蛋白和受体的基因多态性是影响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药物基因组学可以指导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真正个体化,药物基因组学要达到提高...[继续阅读]
药物的研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据统计平均每个新药从研究到上市需耗时10~12年,耗资1~1.2亿美元,而I期临床试验通过率仅为8.3%[47]。其中药物作用靶点的探测与验证是新药发现阶段中的重点和难点。基因组学研究表明:人体中全部药...[继续阅读]
对于抗心律失常药物与治疗靶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相关离子通道功能异常,数目上调或下调,使动作电位时程(APD)缩短或延长从而诱发心脏节律异常[57],并认为在心律失常发生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的通道为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最佳靶点...[继续阅读]
随着人们在分子水平对心脏认识的逐渐加深,有关心肌细胞间信号与神经递质传导及电偶联状态改变的研究已成为热点,这为人们探索心律失常的本质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给抗心律失常药物靶点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随着近年来对心...[继续阅读]
心律失常的致病因素很多,而由于心肌缺血所导致的心肌细胞缝隙连接形态结构异常,最终影响功能形成病理症状是被公认的主要因素之一[89-90]。间隙连接蛋白43是构成心肌细胞间通道和缝隙连接的最基本的蛋白质之一,由它构成的离...[继续阅读]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普通人群的发病率为1%~2%,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增加,40~50岁时发病率小于0.5%,至80岁时则增加至5%~15%[98-100]。房颤可导致脑血管意外致残,损害左心功能,降低生活质量,明显增加患者...[继续阅读]
[1]KrantzA.Protein-sitetargeting.Diversificationofthedrugdiscoveryprocess[J].NatBiotechnol,1998,16(13):1294.[2]SheffieldLJ,PhillimoreHE.CYP3A4isthemostabundantenzymeandisassociatedwithmetabolismofabout50%ofdrugsinclinicaluse[J].ClinBiochemRev,2009,30(2):5...[继续阅读]
一、秦汉时期——早期认识秦汉时期,对心律失常(心悸)的病因病机、脉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其代表是《黄帝内经》《金匮要略》和《伤寒论》[1-2]。(一)《黄帝内经》对心律失常(心悸)的认识《黄帝内经》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继续阅读]
【邓铁涛心悟】全国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在继承历代医家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数十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心悸是一个本虚标实之证,正虚(心气虚和心阴虚)是本病的内因,痰与瘀是本病继发因素。气虚、阴虚、痰浊、血瘀构成了心悸病...[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