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周广涵临床经验 > 列表
周广涵临床经验 共有 337 个词条内容

《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体系源于《周易》

    《伤寒论》成书于公元二世纪,具天地阴阳恒久不易之常规,备随时变化肆应不穷之妙法。目前,国际国内已经出现了多学科一起研究《伤寒论》的趋势。如日本学者西泽道允先生曾说:“想真正领会和运用《伤寒论》的精神实质,就要先...[继续阅读]

周广涵临床经验

《伤寒论》汗诊法分析

    《伤寒论》中,辨识疾病的方法不拘一格,丰富多彩,其中汗诊法应用最为广泛。观论中汗诊法条文之多,足以证明仲景对汗诊法之重视。论中从汗之有无、汗之多少、出汗部位及兼挟症状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汗诊法临床应用的重要性。对...[继续阅读]

周广涵临床经验

《伤寒论》烦躁证治分析

    烦躁证,首见《内经》,后为历代临床医家观察病人精神状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客观指征。历代先贤多认为:胸中热郁不安者为烦,手足扰动不宁者为躁;烦出于心,躁出于肾;烦多火热实证,躁多阴虚寒证。纵观《伤寒论》,涉及烦躁及心中...[继续阅读]

周广涵临床经验

《伤寒论》护阴规律分析

    由于《伤寒论》中直言护阴的理论不算太多,滋补津液的方剂亦屈指可数,于是乎个别医家认为仲景详于伤寒而略于温病,精于救阳而略于护阴。然尔纵观全部《伤寒论》,应能体会到,仲师对于救阳与护阴所奉行的原则,是相辅相成,并行...[继续阅读]

周广涵临床经验

张仲景“攻法”刍议

    攻法,首见《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留者攻之”。指凡因气、血、痰、水发生积瘀留滞的病证,应当用攻逐的方法治疗。书中应用针灸疗法较多,而中药方剂甚少。至东汉,仲景前辈始将“攻法”发扬光大,不仅在义项上做了进一步扩展...[继续阅读]

周广涵临床经验

张仲景“救法”刍言

    仲景先师治疗亡阳重证,创救阳诸法以回阳救逆。后世温病学家治疗亡阴重证,又制救阴诸法以敛阴救液。于是有人谓仲景言“救法”,乃专指“回阳救逆”之法而用于阴盛阳衰等危急重证。品味仲景书,认为仲师言“救”,并非专指“救...[继续阅读]

周广涵临床经验

论“回其阳则津自生”

    “回其阳则津自生”,语出清代名医陆渊雷先生注解《伤寒论》。第21条曰:“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综合全部病情,不独表证未解,阳气已虚,而且津液不足,然仲景治疗时不...[继续阅读]

周广涵临床经验

论“太阴脾实”

    “太阴脾实”证,见《伤寒论》第279条。原文云:“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对于桂枝加大黄汤证,历代注家多认为是病兼阳明,属于胃家邪实。其病因是太阳表邪...[继续阅读]

周广涵临床经验

论“热入血室”

    “热入血室”证,四见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又四次论述。仲师对其病因、病机、症状,治法、禁忌及预后均作了概括论述。然而由于仲景未能明确血室所指,因此后世历代医家对于“热入血室”问题,进行了...[继续阅读]

周广涵临床经验

论“太阳蓄水”并无水蓄

    “太阳蓄水”证,见《伤寒论》太阳腑证第71条等。乃是表邪未尽,太阳之邪随经入腑,影响膀胱气化功能,水道失调,邪与水结而形成蓄水。此后,历代医家均认为体内确有水液停滞。笔者理解本证病理,不是某一脏腑的功能失调,更非体内...[继续阅读]

周广涵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