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祝附子祝味菊 > 列表
祝附子祝味菊 共有 151 个词条内容

药食入胃,防寒伤中

    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药食都要入胃,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祝味菊在临床治疗用药时,十分重视病人的脾胃受纳运化之能力,特别反对妄用寒凉药物伤胃败脾,影响药食之吸收及发挥正常的作用。“一切内服药饵,欲...[继续阅读]

祝附子祝味菊

广用附子,辛热为长

    祝味菊非常重视温热扶阳,认为“温药含有强壮之意,非温不足以振衰惫,非温不足以彰气化……温之为用大矣”。温热药中,他最推崇附子:“附子通十二经,可升可降,为百药之长。”祝味菊应用附子的广泛程度实属罕见。他在伤寒病...[继续阅读]

祝附子祝味菊

讲究配伍,方法独特

    祝味菊善用附子,但他也清楚:“单用热药,可能造成急暴之果,去其急暴,即善良之性存。”“热药之患,人尽知之,惟常用温热者,始能体认温热之所以为弊。吾非不知其弊也,矫其弊而取其利,又何弊之有哉!”因此,他十分重视药物的配伍...[继续阅读]

祝附子祝味菊

精选附子,重视煎法

    附子因产地、品种和炮制方法不同,其性能、功用也不一样,祝味菊对此非常重视,临床选用十分讲究。曾谓:“附子之制法虽属不同,其区别亦不外烈性之轻重有差耳。”他的经验是:“温扶元阳首推黄附,沉寒痼冷可用生附,麻醉心痛则乌...[继续阅读]

祝附子祝味菊

热药弊端,反思醒悟

    祝味菊认为,附子为将军药,性极猛烈,用其得当则效如桴鼓,用其失当则其害立见,故必须仔细辨证而后用之。附子乃为热药之长,“热药之患,人尽知之,惟常用温热者,始能体认温热药之所以为弊”。由于附子辛热有毒,走而不守,其副作用...[继续阅读]

祝附子祝味菊

温潜新说

    温潜一法,是祝味菊应用温热药对中最为突出之代表。这是他通过观察江南人体质特点,并结合扶阳理念及古人用药经验所总结出的。他发现江南人的体质,多是阳虚而虚阳上浮,“盖江南之人,滨海而处,地卑湿重,气升阳浮,发育早熟,智...[继续阅读]

祝附子祝味菊

人体发热,祛邪反应

    “发热者,体温上升之谓也。明乎体温之生理,则发热之病理,思过半矣。”祝味菊认为,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发热之生理与病理变化,才能知道如何去调节其发热。如人体之增温与保持来源于“筋肉及腺等酸化燃烧、化学分解作用”,但人...[继续阅读]

祝附子祝味菊

发热有节,顺势疗疾

    祝味菊认为:“人之患病,具有自然疗能。”如:“伤寒发热而不亢,自汗而有节,体功应付有方,固可勿药而愈也。”他批评一些时医,不知人体有自然之疗能,把发热不药而愈借为贪天之功。西医针对发热一症,多用退热药物来消除,虽然有...[继续阅读]

祝附子祝味菊

发热一症,体功反应

    祝味菊认为:“夫热为一种症象,表热之因,不尽在表;里热之因,未必内生。”这是因为:“人有常温,超越常温,便曰发热。发热之来,有所激而然也。”他进一步分析:“人有常温,寒暑无变,生理所需要者,名曰平温(平人体温,常在37℃间,高...[继续阅读]

祝附子祝味菊

辛以开表,寒热两端

    发热是人体针对疾病而产生的自然疗能之反应,比如人体感寒,人体“体功对于邪毒开始其合度之抵抗也”。由于“无形之邪,障碍放温,则生温激进,发为寒热,其发热之动机,欲以酿汗而祛在表之邪也;有形之邪,内激生温,发为寒热,其发热...[继续阅读]

祝附子祝味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