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祝附子祝味菊 > 列表
祝附子祝味菊 共有 151 个词条内容

伤寒病因,有机无机

    在发病原因上,祝味菊认为:“寒温皆非致病之源,明乎邪正消长之理,则治法迎刃而解……夫伤寒之源,非尽伤寒也;化热之症,非尽温病也。”这里所说的伤寒,既有西医的伤寒病,也有中医外感寒邪而引起的发热病。但他认为这些都是表...[继续阅读]

祝附子祝味菊

伤寒五段,阳气为本

    人体感染伤寒而发病,虽有诸多症状表现,但其“证候为疾病之表现,初非疾病之本身”。因“一切外感,无论其为何种有机之邪,苟其有激,正气未有不起抵抗者。其抵抗之趋势,不外五种阶段”。祝味菊所提出的伤寒五段过程为:“太阳为...[继续阅读]

祝附子祝味菊

伤寒极期,劫病救变

    西医肠伤寒发病之极期,病情处于危重之际,祝味菊指出:“伤寒至于极期,病势严重极矣,好转、恶转,所以决胜败于旦夕也。当斯时也,正邪各为其生存而作殊死之战。”时医看到病人出现“神昏谵语,佥谓邪入心包,芩、连、牛黄、至宝...[继续阅读]

祝附子祝味菊

伤寒厥阴,阴阳转归

    伤寒到了厥阴时期,“正气因御邪而发动斗争”,且“病势危急,濒于死亡之边缘,正气奋发图存……正气为生存目的而作最后之抗抵,此项力量乃体功残余力量之总和,若并此力量而不足,即归于死亡矣……最后之抵抗,乃生命最后之挣扎...[继续阅读]

祝附子祝味菊

伤寒成就,影响深远

    祝味菊的一生都在研用《伤寒论》,不仅著有《伤寒新义》与《伤寒方解》,记载了其精心阅读与思考的体会心得,更有《伤寒质难》一书将其学用伤寒精神与临床发挥结合在一起,成就了其对《伤寒论》的传承与发扬,突出体现了他不仅...[继续阅读]

祝附子祝味菊

温病发生,体功反应

    从前面的介绍中我们得知,祝味菊认为人体之所以发病而产生症状,乃是人体针对外邪而表现出的反应状态而已。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指出:“温热病者,病之偏于热也,即病者反应之偏于亢盛也,非实有温热之邪也。亢盛之反应,即五段中...[继续阅读]

祝附子祝味菊

叶桂治热,补偏救弊

    祝味菊认为任何一个古代医家著书立说,“皆有环境色彩”,如“东垣生于戎马仓皇之秋,民多伤于饥饱劳役,故有补中益气之论;丹溪处于渔盐之乡,地多卑湿,民病内热,故有清利滋阴之说;叶氏之著《温热篇》,亦适应当时环境之作也”。...[继续阅读]

祝附子祝味菊

误导新起,自圆其说

    叶天士著《温热篇》,倡导以寒凉治温病,符合《内经》“热者寒之”之旨。但“后人不识气盛可清之理,恣用寒凉”,不仅已经违背经旨,更是“去真远矣”。针对叶氏提出的卫气营血之说,祝味菊一方面肯定其有可取之处:“知气盛之人...[继续阅读]

祝附子祝味菊

药物寒凉,损阳伤正

    叶天士之后,“吴鞠通、王孟英辈推波助澜,以为叶氏之《温热》,足以颉颃仲景之《伤寒》,疵谬矛盾,不胜枚举,戴北山已详评之矣。此篇风行一时,深入人心,以盲引盲,贻误滋多。”祝味菊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为什么时医喜用寒凉?祝...[继续阅读]

祝附子祝味菊

锐利的目光

    有学者研究认为,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决定了他的所作所为(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和学术活动中的作为)。祝味菊先生能成为一位杰出的医学家,与他特立独行的精神气质是分不开的。在几千年的中医史上,他也是凤毛麟角般的特立独行者...[继续阅读]

祝附子祝味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