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常常是痛风的首发症状。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秋季节和季节更替时多发。(1)关节局部症状:起病急骤,多在夜间突然出现下肢单个关节刀割样、啃噬样剧痛,疼痛剧烈难忍,患者往往从睡眠中痛醒。有人认为痛风性关节...[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常常是痛风的首发症状。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秋季节和季节更替时多发。(1)关节局部症状:起病急骤,多在夜间突然出现下肢单个关节刀割样、啃噬样剧痛,疼痛剧烈难忍,患者往往从睡眠中痛醒。有人认为痛风性关节...[继续阅读]
急性关节炎完全恢复后可以持续一段时间不发作,即进入间歇期。间歇期内除了高尿酸血症、尿尿酸排泄障碍等改变外,随着病程的延长,尿酸盐容易沉积在关节软骨,可引起软骨组织退变,导致滑囊增厚,致骨下骨质破坏、周围组织纤维...[继续阅读]
慢性痛风是由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表现为多关节疼痛和(或)畸形。具有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特征:尿酸盐侵蚀骨质,导致骨软骨缘邻近的骨质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的穿凿样透亮缺损。在外耳、耳廓(耳郭)、指间...[继续阅读]
从痛风初次发作到出现痛风石的平均病程为10余年。痛风石又称为痛风结节肿或慢性沙砾性痛风,是痛风的一种特征性损害。痛风石可以存在于任何关节、肌腱和关节周围软组织,通常是多关节受累,且多见于关节远端,受累关节可出现...[继续阅读]
痛风石的形成与高尿酸血症的程度及持续时间密切相关。目前一般认为,痛风发病年龄越小、病程越长、血尿酸水平越高、关节炎发作越频繁、早期发作时治疗效果越差,就越容易出现痛风石,而且痛风石出现越早、越快和越大。当血...[继续阅读]
典型的痛风石最常出现于耳廓或耳轮、第1跖趾关节周围的皮下。痛风石好发于这些部位,与这些部位温度低、血流缓慢,尿酸钠容易沉积有关。痛风石还好发于肘部鹰嘴和髌骨,并引起鹰嘴囊或髌骨囊积液。积液为含有大量黏蛋白、纤...[继续阅读]
肾是痛风患者关节以外最常见的病损部位,有20%~25%的患者可出现痛风肾和尿酸性肾结石,其中10%~15%患者的肾病变可出现在痛风性关节炎之前。研究表明,有18%~25%的痛风患者死于肾衰竭,合并有高血压病者病死率更高。高尿酸血症所...[继续阅读]
(1)痛风肾:是痛风特征性的病理变化之一,是由于高尿酸血症导致结晶沉积在肾所致。实际上包括两种病变,即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肾病。前者是指尿酸钠结晶(准确地讲,是尿酸单钠-水结晶,即含有1分子水的结晶)沉积在肾间质所导致的...[继续阅读]
痛风肾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其中,蛋白尿的发生率最高,可达20%~40%,呈间歇性或持续性,合并高血压者更常见。目前,虽然还不清楚痛风患者出现蛋白尿是否由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或合并的高血压病所...[继续阅读]
当尿酸在血中浓度达到过饱和状态后,即可引起肾病变,称为高尿酸血症肾病,包括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急性高尿酸血症肾病及尿路尿酸性结石3种情况。生理情况下(体温37℃,血pH 7.4),尿酸盐在血中的饱和度为380微摩/升(6.4毫克/分升...[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