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WHO的建议,发达国家通常以年龄大于或等于65岁定义老年人。最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已将老年高血压定义为大于或等于65岁人群中血压水平超过正常范围者,即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高于或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按照WHO的建议,发达国家通常以年龄大于或等于65岁定义老年人。最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已将老年高血压定义为大于或等于65岁人群中血压水平超过正常范围者,即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高于或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继续阅读]
高血压(尤其是ISH)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约为20%。而2002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27万人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老年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9%,显著高于中青年人群的患病率。近年来随着老年人...[继续阅读]
临床上通常根据血压水平、其他危险因素状况、靶器官损害(organ damage,OD)情况,以及是否合并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将高血压患者的总体心血管事件风险界定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值得注意...[继续阅读]
老年人收缩压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舒张压水平在60岁后却呈现降低的趋势。在老年人群中,收缩压增高更常见,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老年高血压最为常见的类型,占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的65%,7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的90%。大量流行病学...[继续阅读]
脉压是反映动脉弹性功能的指标。脉压增大是老年高血压的重要特点。脉压高于40mmHg视为脉压增大,老年人的脉压可达50~100mmHg。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脉压增大是重要的心血管事件预测因子。...[继续阅读]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中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为10%~17%,常与卧位血压呈正相关;餐后低血压常见,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中70%有餐后血压下降。...[继续阅读]
健康成年人的血压水平表现为昼高夜低型,夜间血压水平较日间降低10%~20%(即杓型血压节律)。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血压昼夜节律的异常,表现为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小于10%(非杓型)或大于20%(超杓型),甚至表现为夜间血压反较白天升高...[继续阅读]
与中青年患者相比,老年人白大衣高血压更为常见,易导致降压治疗过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加强血压检测,鼓励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必要时行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以评估是否存在白大衣高血压。...[继续阅读]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缺血性肾病、血脂异常、糖尿病、老年痴呆等。若血压长期控制不理想,更易发生或加重靶器官损害,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和全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