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临床肝病实验诊断学 > 列表
临床肝病实验诊断学 共有 597 个词条内容

脂蛋白的代谢

    1.乳糜微粒(CM)CM是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的主要形式。小肠黏膜细胞利用消化吸收的甘油一酯和脂肪酸,重新合成甘油三酯,连同吸收合成的磷脂及胆固醇,加上载脂蛋白B48、AⅠ、AⅣ、AⅡ等形成新生的CM经淋巴进入血液,从HDL获得...[继续阅读]

临床肝病实验诊断学

胆汁酸的种类

    胆汁酸(bileacid)是胆汁中存在的一大类胆烷酸的总称。胆固醇在肝中转变成的胆汁酸称为初级胆汁酸,如胆酸和鹅脱氧胆酸,二者统称为游离型初级胆汁酸。它们的侧链羧基常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成为结合型初级胆汁酸,即甘氨胆酸...[继续阅读]

临床肝病实验诊断学

胆汁酸的代谢

    1.初级胆汁酸的合成肝细胞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初级胆汁酸,主要是胆酸和鹅脱氧胆酸,两者均为胆烷酸的衍生物。在肝细胞的微粒体中,胆固醇经7α-羟化酶的催化生成7α-羟化胆固醇,在微粒体和胞浆中多种酶催化下,经羟化、加氢、侧...[继续阅读]

临床肝病实验诊断学

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胆汁排入肠腔后,大部分结合型胆汁酸在小肠通过主动吸收经门静脉回到肝脏;游离型次级胆汁酸则在大肠通过被动扩散进入血液回到肝脏。通过这两种方式约95%的胆汁酸被重吸收。肝细胞将摄取的游离型胆汁酸转化为结合型胆汁酸...[继续阅读]

临床肝病实验诊断学

胆红素的来源、生成及转运

    体内含铁卟啉的化合物有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胆红素主要来源于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解,约占70%~80%,其他则来自非血红蛋白的含铁卟啉化合物的分解。正常成人每天约生成250~350mg胆红...[继续阅读]

临床肝病实验诊断学

胆红素在肝内代谢过程

    1.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肝细胞膜血窦面有特异性受体蛋白,能从血浆中有效摄取胆红素。血液通过肝脏一次,即有40%的胆红素脱离清蛋白被肝脏摄取;而肝细胞胞浆中有胆红素载体蛋白(即Y蛋白和Z蛋白),当未结合胆红素运输至肝脏时...[继续阅读]

临床肝病实验诊断学

血清胆红素与黄疸

    由于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很强,故正常人血清中胆红素浓度极低,仅为1.7~17μmol/L(0.1~1.0mg/dl),其中大部分是未经肝脏转化的未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在血浆中通常与清蛋白结合成复合物而运输,分子量较大,不易通过肾小球进入...[继续阅读]

临床肝病实验诊断学

脂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A肝脏是维生素A的主要贮存场所,其维生素A含量可占人体维生素总量的70%~80%。维生素A在体内的活性形式包括视黄醇、视黄醛和视黄酸,其中只有视黄醇具有全部维生素A的活性,利于正常组织再生;其他成分仅有部分维生素A的...[继续阅读]

临床肝病实验诊断学

水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维生素B1进入体内主要在肝脏和脑组织中经硫胺素焦磷酸激酶作用,转化为焦磷酸硫胺素(TPP),TPP是α-酮酸氧化脱羧酶的辅酶。TPP在噻唑环上硫和氮之间的碳原子十分活跃,易释放H+形成具有催化功能的亲核基团...[继续阅读]

临床肝病实验诊断学

胰岛素

    胰岛素是含5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激素,正常人空腹血清浓度35~145mol/L。外周血中的胰岛素有游离型和结合型两种,只有游离型有生物活性,半寿期为5min。肝是体内胰岛素浓度很高的器官。肝内有特异性胰岛素酶,可特异性地分解胰岛素。...[继续阅读]

临床肝病实验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