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首选的检查方法,具有无创、方便、价廉等特点。可分为实时B超显像和彩色超声双功能血管显像。1.B超显像可以纵向和横向观察静脉腔,如静脉腔不能被压陷及Valsalva动作时静脉不能扩张...[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一)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首选的检查方法,具有无创、方便、价廉等特点。可分为实时B超显像和彩色超声双功能血管显像。1.B超显像可以纵向和横向观察静脉腔,如静脉腔不能被压陷及Valsalva动作时静脉不能扩张...[继续阅读]
(一)下肢静脉造影可取得下肢静脉影像全貌,一直被称为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金标准。”下肢静脉造影主要有顺行造影、逆行造影和腘静脉插管造影等。1.顺行静脉造影适用于诊断下肢静脉阻塞和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能提供与阻塞...[继续阅读]
1994年由AmericanVenousForum主持召开的国际静脉外科论坛确定CVI的CEAP分级法(clinical,etiologic,anatomic,pathophyiologicalclassification)(表1-2),是一个综合分析评价慢性静脉疾病的分类法,有利于在病例报告和评价不同的诊断和治疗方式方面统一化,对...[继续阅读]
下肢静脉高压是CVI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起因是静脉返流、静脉阻塞、小腿肌肉泵功能不全。由于静脉高压引起肢体淤血、交通支静脉瓣膜破坏、血液逆流入浅静脉、组织淤血缺氧,引起皮肤营养障碍、微循环一系列改变,对CVI病程进...[继续阅读]
CVI共同临床表现和体征较多。根据国际认同的被称为CEAP(临床、病因、解剖、病理生理)的分类要求,病理报告及疗效评估统一的表格填写,可以简单综合地来评价其病变类型和程度,提高了静脉疾病诊治水平,也便于国际交流,临床实用性...[继续阅读]
(一)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治新观念在西方国家,此病患病率为20%~40%。在我国,据戴乐等1990~1998年在安徽、山东、上海调查,15岁以上各种职业人群共45000余人,患病率为9.2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1.50%,女性4.46%。根据1990年孙建民等对华东四省...[继续阅读]
(一)新的高效药物应用近年来出现了很多高效抗凝溶栓药物如:低分子量肝素,给药剂量及次数减少,出血并发症极少;新的溶栓制剂如r-tPA(基因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等已在临床应用,增加了血栓局部的纤溶作用,减少了全身出血并...[继续阅读]
(一)手术取栓传统的观点认为手术取栓病期不超过48~72h,多数认为5d内均可手术,董国祥等认为发病1周之内、少数可延长到10d以内。严格控制取栓病期的依据是取栓治疗的效果不好,取栓后再栓塞率高,血栓形成后遗症多,故而逐渐被放...[继续阅读]
1819年Laennc首先报道了一种因肺部疾病突然导致病人死亡,称之为“肺卒中”,1858年Virchow通过实验研究证明是由于肺动脉内栓子阻塞引起,提出肺动脉栓塞的概念。肺动脉栓塞主要是由于肢体或盆腔静脉血栓形成后脱落所致,46%~60%肺动...[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