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和捷克在烧伤中心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与其他革兰阴性菌菌血症相比,铜绿假单胞菌菌血症的患者死亡率更高。研究发现,其他部位先期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可预期血流感染菌株的药物敏感情况,因此,非血流感...[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荷兰和捷克在烧伤中心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与其他革兰阴性菌菌血症相比,铜绿假单胞菌菌血症的患者死亡率更高。研究发现,其他部位先期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可预期血流感染菌株的药物敏感情况,因此,非血流感...[继续阅读]
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中重要的病原菌之一,目前在医院分离革兰阴性病原菌中占第三位,仅次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而在烧伤中心已上升为第一位或第二位[8,9]。临床分布也具有病区集中的趋势,同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继续阅读]
对美国陆军外科研究所烧伤中心 2004年1 月到 2008年7 月收治的 91 例患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危险因素和预后的研究表明,与非ESBL菌株感染相比,携带ESBL菌株感染可能导致死亡率更高,在老年及严重烧伤的患者中更为明显[10]。伊朗一项针...[继续阅读]
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将以下六种病原细菌定义为优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对象,这六种菌分别为: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铜绿...[继续阅读]
细菌对抗菌药物可天然性耐药或获得性耐药,天然耐药性与细菌的菌属或菌种有关,是细菌的特性,天然耐药性由染色体介导,可垂直传播给子代细菌,水平传播则很少或无,细菌耐药性的野生表型由天然耐药性决定。细菌的获得性耐药发...[继续阅读]
(一)通透性降低或外排系统正调节外膜通透性降低可发生于革兰阴性杆菌的膜孔蛋白部分或全部阻塞,或完全丢失。影响脂多糖的基因突变可减少抗菌药物到达外膜外侧的膜孔蛋白量,因此也会使抗菌药物通过减慢。细胞膜改变,包括细...[继续阅读]
(一)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1.通透障碍 膜孔蛋白 OprD(D2)突变缺失使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产生耐药,突变导致膜孔通道蛋白缺失也可见于肠杆菌属、沙雷菌属和克雷伯菌属。膜孔蛋白产量减少同时结合高产AmpC头孢菌素酶...[继续阅读]
(一)对β-内酰胺类耐药机制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胞外酶青霉素酶(A 类β-内酰胺酶)水解青霉素和氨苄西林β-内酰胺环的酰胺基,导致β-内酰胺类药物失去活性,导致耐药。有研究证明,编码及调控青霉素酶的基因位于质粒上,且常由...[继续阅读]
肠杆菌科细菌常见的耐药机制可以分为以下四类[30]:① 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② 靶蛋白的结构或功能基因发生突变。③ 外膜蛋白的改变,降低了药物的渗透性。④ 主动外排系统将抗生素从肠杆菌科菌体内排出。有些多重耐药细菌的...[继续阅读]
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非发酵类革兰阴性杆菌,近年来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并呈现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趋势。2012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检测网[42]数据显示,上海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在院内感染病原...[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