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肢体创面修复与功能重建 > 列表
肢体创面修复与功能重建 共有 112 个词条内容

4 骨不连、骨缺损的治疗现状

    四肢骨不连或骨缺损多由严重创伤、骨折合并感染、治疗不当或其他并发症造成。近年随着骨折治疗理念的不断完善及新固定技术的出现,特别是对严重开放性骨折采取更为积极合理的早期治疗手段,使骨不连及骨缺损发病率明显下降...[继续阅读]

肢体创面修复与功能重建

1 髂骨 (皮) 瓣移植

    Taylor(1978)首先报道了吻合旋髂浅血管的带髂骨腹股沟皮瓣移植,第2年又报道了吻合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皮瓣;此后陆续由不同作者报道了臀上动脉深上支、旋股外侧动脉升支、第4腰动脉等供血的髂骨瓣移植或转位。髂骨主要由松质骨构...[继续阅读]

肢体创面修复与功能重建

2 腓骨 (皮) 瓣

    2.1应用解剖骨上端与胫骨构成上胫腓关节,下端参与踝关节的组成。腓骨全长平均34cm,上段呈四边形,下段呈三边形,直径在0.93~1.39cm之间。中上段附着肌肉,下1/4稳定踝关节。腓骨的血供来自腓骨滋养动脉,干骺动脉及骨膜动脉。滋养孔...[继续阅读]

肢体创面修复与功能重建

3 桡骨远端骨瓣

    桡骨远端骨瓣可以桡动脉腕背返支、前臂骨间掌侧血管背侧支或腕背筋膜为蒂,临床上多用于腕舟骨骨折骨不连、腕骨缺血性坏死及腕骨融合术,术式较为简单实用。其中桡动脉返支蒂桡骨茎突骨瓣血供确切,治疗舟骨骨不连时可在同...[继续阅读]

肢体创面修复与功能重建

1 功能性肌肉移植

    高能量的肢体损伤,往往是动力肌缺损,同时伴有运动神经的损伤甚至缺损,创面同时合并骨折、骨外露,临床处理比较困难,传统治疗往往关注创面消灭,未重视修复动力肌,肢体功能恢复不佳。功能性肌肉移植通过吻合或不吻合血管、神...[继续阅读]

肢体创面修复与功能重建

2 肌腱转位

    肌腱转位手术是修复高位周围神经损伤或陈旧性周围神经损伤所致四肢功能障碍的最常用的手术。神经损伤后当其支配的一块或一组肌肉发生瘫痪不能恢复其神经支配时,或由于肌肉长时间缺血或失去神经支配发生纤维性变而失去功...[继续阅读]

肢体创面修复与功能重建

3 关节融合术

    关节融合术系通过部分或完全限制关节活动的正常范围来消除关节的异常活动,从而达到使一个松弛的关节或连枷关节获得稳定的手术。其是获得关节永久性稳定的最有效的方法。下肢的主要功能是负重、站立和行走。因此重要的是...[继续阅读]

肢体创面修复与功能重建

1 肩关节外旋、外展功能重建

    肩关节周围肌肉包括三角肌、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和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及小圆肌。肩周肌肉按照其收缩方向及功能,可分为三类:动力肌:包括三角肌和胸大肌锁骨头部,此组肌肉在肩关节抬高时在三个方向上作用到肱骨近...[继续阅读]

肢体创面修复与功能重建

2 屈肘关节功能重建

    肘关节由肱骨、尺骨和桡骨组成,具有屈曲、伸直功能,并和下尺桡关节一起完成前臂的旋前、旋后动作。当肌皮神经损伤或肱二头肌、肱肌损伤导致肘关节屈曲障碍。当神经或肌肉损伤无法修复时,可采用功能肌肉移植和肌腱转位手...[继续阅读]

肢体创面修复与功能重建

3 伸肘功能重建

    3.1背阔肌转移术重建伸肘功能3.1.1应用解剖见本章第一节1.3.1相关内容。3.1.2适应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肱三头肌断裂缺损,而肩部软组织完好,或高位桡神经损伤不能伸肘者。背阔肌肌力4级以上。3.1.3手术步骤手术方法同前所述。首先游...[继续阅读]

肢体创面修复与功能重建